电影《瞬息全宇宙》中,主角伊芙琳穿越多个平行宇宙,看到了当功夫明星、厨师、或戏剧演员的自己后,对那个生活只有一地鸡毛的自己说:
《瞬息全宇宙》剧照,杨紫琼饰演伊芙琳
的确,一个普通的中年人,婚姻不和,儿女不孝,父母难搞,事业不顺……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都感慨在伊芙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真实写照,并自嘲正在经历 “中年危机” ——
但实际上,在婚姻、工作、家庭乃至个人的精神世界等方面,都脆弱得不堪一击。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中年危机意味着,各种 「不确定性」 和突如其来的 「风险」 。
刚生完二胎,她就发现平时对自己宠爱有加、对家庭勤勤恳恳的丈夫,竟然出轨了;
还没从错愕和震怒中回过神来,公司又开始调整员工架构,她面临着近40%的降薪;
而与此同时,自己的父亲被确诊重症进了ICU,急需高达70万元的医疗和护理费用。
加上每月近2万元的房贷、养娃的各种消费支出,她几乎彻底崩溃:
“不仅是钱被掏空,是整个人一起被掏空了, 原来人到中年本来引以为傲的一切,那么轻易就被撕碎!”
阿楠有留英背景,在国内某大厂工作,老公是产品总监,在这场危机之前,她有着丰厚的薪水、幸福的家庭和很多人都艳羡的人生。
她的经历,让我想起去年一个很火爆的视频,三位中年女性围绕“中年话题”展开讨论:
“中年人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了,财务问题、孩子问题、婚姻问题、父母医疗问题等。”
“我看了毕业照,上面有人一夜暴富了,有人得癌症了,有人离婚了,有人失业了……”
它就像辛辛苦苦搭起来的积木城堡,只要有一块松动,可能转眼之间就是一片废墟。
除此之外,很多人还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间被一种虚无感和无意义感所包围。
人至中年已过半,在疲于应对的现实问题时,在日趋强烈的死亡焦虑的笼罩下,我们开始反思:
如果说前者是兵荒马乱,后者就是一种“什么都有了,却还是不快乐”的无意义感。
我有一位男性来访者,46岁,某大型公司的高管,妻子是大学教授,有一个出国留学的女儿。
他已经基本实现财务自由,没什么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妻子聪慧能干,将各项家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孩子的个性和学业也发展得很好。
他不知道自己前半生苦心经营换来的成功意义在哪里,后半生也没了方向,就像一艘全速前进的船,突然失了航,在汪洋大海里漂浮。
事业、家庭、婚姻和性都无法再提起他的兴趣,生命似乎只剩下空虚和落寞。
直到中年 ,突然感觉到人生不真实、毫无意义,倍感空虚失落;
正如荣格所说,前半段主要关心的是生物的和社会的事务,而后半段则是文化的和精神的事务。
对于这部分中年群体,社会事务已经发展得很好,人生开启了新的副本,但自己却还沉浸“究竟为了什么”的无意义感和自我怀疑中。
![]()
现实版本的中年危机比较好理解,那是一种处在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可能要经历的事业、经济、健康、家庭、婚姻等各方面的关卡和问题。
而意义层面的中年危机,则更多与 「人格面具」 和 「阴影」 有关。
提到“面具”,大家都知道都有一定的遮掩和美化作用。
所谓「人格面具」,指的就是“修饰”和“美化”自己的人格——
因此,「人格面具」代表了被社会和自己所接受的「理想人格」,用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要求,往往是公开展示在外的——
而绝大多数功成名就的人,都是「人格面具」发展得很好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的努力、自律、强大、沉稳等,都属于「人格面具」的部分,帮他构建良好的社会形象,助他获得名利和成就。
但「人格面具」并不等同于全部的心灵,甚至可以说,这种“人设”是带有一定欺骗性质的,它只能让别人看到一部分的你。
并且,如果将面具戴得太牢,自己也会误以为这就是全部,付出的 代价便是 牺牲真实和完整的自我。
来访者的空虚和无意义,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过分认同「人格面具」,陷入了面具之后的虚无。
![]()
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阴影是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心灵原型。
这些都是那个被否定的自己,是面具背后丑陋不堪的部分,被深深压抑在人格发展历程中。
但阴影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反之,越压抑,越会强化这部分原型的能量。
来访者无法察觉到人格面具背后的阴影,他的真实自我是分裂的。
——这种自我的残缺,就是无意义感的根源。
而这,也是很多遭遇中年危机的人,一边为现实焦头烂额,一边还会被空虚感突袭的原因。
![]()
当被层层叠叠的现实问题轮番碾压时,最迫切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 先支撑住自己 。
如果解决问题的人都被击溃了,解决问题只会更加遥不可及。
很多人的应对策略可能是强撑,逼迫自己去面对、去承受、去解决。
但这种方式可能只会加剧阴影和内耗,对自己的不友好最终也会发生反噬,导致更严重的身心危机。
阿楠陪伴父亲度过危险期以及同步处理完一些紧急事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