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五花鹿
昨晚武汉市第七医院中,在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有一名患者咄咄逼人,要求护士先把厕所刷了。
可真的不把医护人员的忙碌和无奈看在眼里,一点共情心都没有,让人闹心。
后来一查之下,才知道这名患者是一名领导,是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筹备组副组长,在借着权威肆意妄为。
这个领导的冷血无情,导致他可以坦坦荡荡无视别人,提出无理的质问,影响了医院的高效率运转。
只有在做事情的时候,加入情感的力量,有了 共 情 ,把别人也当做人,事情才能做好。
各地出台强制休息令,让那些一直都在前线抗议的工作人员,立即停下工作,强制休息。
因为众人在微博上对重症患者的关注和呼声,以及医院百忙之中依旧体谅病人,才有了这条措施。
还有,国家卫健委副局长焦雅辉女士呼吁,保障医护人员的休息和健康,不提倡“英雄主义”。
例如,一家人在家打麻将,被防疫人员进屋打砸扇巴掌,太吓人了:
例如,有村民未戴口罩,被强行捆在了墙上,既解决不了问题,又让人失去了尊严:
而有的人则是借助权力,把人绑在了柱子上,使人无语。
而有些人则是百般刁难,伤害医务人员,最后引起公众的愤怒......
在这次疫情中,受到好评的、高效率的,往往都是拥有共情的人,他们会把事情越做越好,被大家看到。
而那些只盯着个人利益,唯恐一个不小心就毁名誉丢性命的人,总是会做出许多荒唐的事情,伤害他人情感、降低社会效率,最后往往也因民愤而不得善终。
甚至我自己也说过,在家里是爱,在外还是要适应社会的博弈和规则。
如果我们有情感,我们看到网络上的新闻,才会心酸、共情、无力,并且实实在在去支援和捐款。
只有真正对医护人员抱有心疼、爱护的人,才能贴心地看到他们的真实需要。
才能连电热毯、保温内衣、女性用品、成人纸尿裤、吹风机、指甲钳、棉拖鞋等,都一一考虑进去。
从疫情到现在,全国已有3000多医护人员被感染,但作为重灾区的浙江省,至今未折损一个人:
今天浙江出现了首个死亡患者,出自 除 湖北外,患者数占全国第一的温州市。
从通报上看,女性79岁,医院救治了15天,把所有核心技术都用上了,看出来已经很尽力了。
整体看来,这些事件的背后, 绝对是非常有情感、非常细腻和专业的团队,才能做得到的。
就像前面共情到一线人员,我们才会强制他们休息,这也让大家觉得安心。
不想医护用具缺乏被追责,所以冷漠对待主动求助外界的医生,让整个微博都是一片失望的哀叹。
父母的权威和自我中心,让许多孩子只能被动从小听话,没有主见,发展出脆弱的人格;
老板的非人性化管理,会让员工丧失创造力和意义感,降低工作产出的效率......
而用权力把别人逼得到尽头的人,其实内心也一直在把自己逼到尽头。
家里存着那么多钱,掌握着权力,但却每日焦灼,没有高质量的生活。
否则一旦优先认同权力,自己首先不把自己当人,然后会变得麻木和绝望,最终习惯地自我压榨和压榨别人。
赋予一个人权力和职位之前,要先看看这个人有没有情感,有没有共情力。
这绝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能为大家做对的事情,还是把社会推得更退一步。
让愤怒带着我们去改变,让抑郁使得我们自我保护,让换位思考给我们创造商机。
但我觉得之所以觉得社会残酷,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的自我弱化:自己不把自己当人。
因此就会诱惑别人把自己物化,把自己当做一个可以用的工具。
对社会而言,这样的人不会去发声,不会去推动医院收治重症患者,不会缓解医护的物资压力,只能对社会更加绝望,暗自祈祷这事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对个人而言,我们获得战战兢兢、急于抓住眼前的利益、害怕成为底层被榨取,活得慌乱而抑郁。
把欺负医护人员的视频发到网上去,让那些盛气凌人的人收敛,也让医生护士更安心地救人。
对他人,我们团结互爱;

对自己,也是个大好事。
因为重视情感,你不会让自己活得压抑,也不会压抑别人。
你的人际关系不错,因为你不仅有保护自己的基本能力,并且也善待别人。
你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自己,追逐美好的生活和自我实现。
你的身体也会因为你放松的心情,不容易变得紧张和应激,免疫系统会运行得更好。
这些东西也会真正被人所需要,所以会有人愿意付钱,有人从中得到想要的东西。
有情感不仅能让你健康,还让你觉得活着有意义,自然是越活越好。
作者简介:五花鹿。心理学科班出身,满腔的少女情愫,都用来追求真实和拥抱未知。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