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6集,却很冲击:从小缺爱的孩子,如何自愈?

武志红主创团 10万+阅读 5评论

作者 | 张倩

编辑 | 陈沉沉

 
 
推荐一部2023年迷雾剧场出品的新剧:《平原上的摩西》。
 
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续剧,结构非常紧凑,只有6集。
 
无论从审美还是心理角度,这都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剧。
 
从审美层面来说,这部剧把悬疑和文艺结合了起来,无论是叙事方式、镜头、剧名,都非常有风格,也因此获得了73届柏林电影节剧集单元提名。
 
而在这部剧的前半部分,更能带给我们心理学上的思考——
 
一个孩子,在养育环境缺乏滋养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外在的回应和共鸣,最终成长为自己。
 
 

冷漠的妈妈
 
故事的主角叫小树。
 
这个孩子,自幼上学开小差、打架,隔三差五被安排见家长。
 
小树显得很无所谓,反正学校说什么就是什么。
 
让领回家,妈妈就一声不吭地带自己回家。
 
直到高三,小树还在四处撒野,因为打架被关进局子。
 
董子健饰成年小树
 
小树成长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叛逆少年,跟父母有很深的关联。
 
小树的妈妈傅东心,饱读诗书。
 
她是一个情感丰富,而行动退缩的人。
 
海清饰傅东心
 
她和丈夫庄德增结婚前,提出一个要求是:不要干涉她读书。
 
但是作为一个国营厂职工,她却无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厂长向丈夫庄德增抱怨,她不合群,一天到晚只看书。
 
除了清高和独来独往的秉性使然,她也的确存在一些人际上的困难——
 
无法从关系中获得养料,而只能从书籍和艺术里获得。
 
这样的一个妈妈,别说照顾儿子小树、给予他关爱,她甚至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关系里。
 
更要命的是,她很早就放弃了小树。
 
因为在傅东心的婚姻中,有一个痛心疾首的后知后觉:
 
在小树三周岁时,她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多年前打聋父亲的其中一人。
 
面对 丈夫即仇人 这个真相,她的内心非常冲突:
 
一方面,她怨恨那伙暴徒,也怨恨庄德增是其中一员;
 
另一方面,她已经和这个仇人成了家,还生下了一个孩子,一切不可更改。
 
而傅东心应对冲突的方式,就是 否认 ——
 
她把自己过得像个独身女人,既不理会丈夫,也不照料孩子。
 
在小树成年后,她直接住进了娘家。
 
此后不久,更是只身一人,离开了一直和丈夫、儿子共同生活的城市。
 
以此否认自己和庄德增的婚姻——
只要不看两父子,她就不必去面对,和伤父仇人结婚的屈辱事实。
 
于是,儿子小树的存在本身,也成了傅东心想要极力否认的一部分——
 
她需要视而不见这个孩子,才能让自己内心没那么冲突。
 
小树闯祸了,她默不作声;老师让领人回家,她就一声不吭领回家。
 
可是,相比于对小树的视而不见,她对邻居家的孩子小斐却十分热情——
 
当着小树的面夸小斐“能成事,不像小树”;
并收她为徒,把毕生所学,都教授给她。
 
对于小树来说,这是一个冷漠无力的妈妈。
 
她像一面破损的镜面,照不见小树作为一个生命的独特。
 
不幸的是,像每个孩子一样,童年时期的小树没有能力去解读,妈妈为什么会如此否定自己。
 
他更容易把妈妈的退缩和逃避解读为:
 
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所以妈妈不够爱我,更没法回应我。
 
当一个孩子如此诠释妈妈的行为,就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
 
他可能自尊不足、人际疏离、内心空洞,对世界无所适从,甚至还可能发展出病理性的自恋。
 
而小树长期以来的打架斗殴、不学无术,
 
既像是借此引起妈妈的关注,表达不满……
 
又像是在说:
 
“为了应对内心的空洞茫然,我也只能打打架”。
 
 

“失能”的爸爸
 
 
相比于妈妈的否认退缩、忽视漠然,小树的爸爸庄德增显得可以“搞定一切”:
 
即便小树打架再多,都有爸爸撑腰周旋,而得以回到学校;
 
成绩再烂,也可以通过笼络关系,让他上重点班。
 
爸爸像“超人”一样,因此小树可以不必优秀,甚至不用为自己负责。
 
 
偏偏这么头脑聪明、行事活络的爸爸,却不被妈妈欣赏。
 
甚至,在家里爸爸成了一个同样被忽视、被冷漠对待的“失能”男人。
 
妈妈对爸爸的冷漠态度,让小树无法崇拜这样的爸爸。
 
他甚至很难认同这个爸爸。
 
事实上,小树的妈妈,不欣赏周围的任何人。
 
这让小树失去了认同的方向。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 小树没有了 理想化的对象 ——
 
一个孩子要长成自己想成为的人,在成长的早年时期,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对象(通常是养育者);
 
这个对象承载着一个孩子未来努力的目标,和一生的价值感。
 
所以,一个既缺乏母亲温暖的回应,又没有理想化对象的孩子,内心是空洞的。
 
如果Ta想要自救,只能走到世界中去——
 
去听到世界的回响,体验共鸣;
去寻找父母之外的理想化对象。
 
 

“37385”号警员
 
 
幸运的是,小树遇到了这样的人。
 
本剧的第三集,叫《37385》,这是一个警员的工作编号。
 
这个警员非常年轻,他抓住了再次打架斗殴的小树,企图用正义感、一心保家卫国的激情感化小树:
 
你知道那些(进少管所的)人最后都是啥结果吗?
要么成为惯犯,要么成为比一般人还一般的人……
我那些牺牲的兄弟们,他们是在保护谁啊?
这里面也包括你!你想过这事儿没?
他有点说教,但是十分认真。
 
小树对警员并不买账,他一脸挑衅:“你继续说”。
 
但当警员问出: “你想过这事儿没”
 
这话像是一颗投进湖里的石头,荡荡漾漾泛开一道道波纹。
 
小树感受到了一点别样的东西,却不确定那是什么。
 
37385号警员的郑重其事,是他从父母那里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妈妈只会忽视他,否认他的存在,他在妈妈那里是个不学无术的“惯犯”;
爸爸溺爱他,却从来粗心大意,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尊严的大人去对待,他在爸爸那里是个“比一般人还一般的人”。
 
 
后来,因为老爸庄德增能干,小树又一次从局子中被捞出来。
 
荡荡漾漾的水波纹,却并没有消散。
 
小树觉得,应该回警局,再见警员一次。
 
他坐在警局的长椅上,向另一个警员询问37385号警员的去向,却被告知,后者因为坚守这个城市的安全,已经被歹徒捅死了。
 
 
小树深感震撼。
 
他枯坐在警察局的走廊里,久久不能语。
 
他这才明白警员的正义、严肃、认真,和他嘴里所说的“牺牲”和“保护”,究竟为何物。
 
37385号警员的死,击中了小树——
 
过去散漫而无意义的生活,在这一刻被串联起来。
 
一个人原来可以活得很有意义,既不必像妈妈一样的疏离退缩,也不必像爸爸一样做个万金油。
 
他找到了一个能照见内心的人,那同时又是一个理想化的对象。
 
于是,小树开始想要为自己负责。
 
他说,我想干点对自己和别人有意义的事。
 
这是一种全新的、凝聚的、有意义感的体验。
 
在这种体验里,小树体会到了自尊、雄心和目标。
 
而这种深入内心的共鸣,就是自体心理学说的, 「自体客体体验」
 
带着这种全然不同的体验,小树去考了警校,经过几年学习,成为了一名追求真相和正义的警员,一步步成为了他自己。
 
而尽管后来小树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因为时代、命运和所付情深,又遭受了一次重创,却无法抹杀,他找寻自己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开始一段旅程
 
 
其实在《平原上的摩西》,讨论的远远不止是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更是时代、苦难、命运、救赎和深情……
 
而这段关于小树的成长与改变,仅仅用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笔墨。
 
但是,小树所生活的家庭,却是成千上万家庭的映照:
 
许多人都曾像小树一样,在缺乏滋养的环境长大,
 
有一个不能温暖回应我们的妈妈,或一个无法作为榜样(理想化对象)的爸爸。
又或者,两者皆有。
 
最终, 一些人长 期处于空洞和迷茫之中——自我无处安放,时时刻刻都不知如何是好;
 
而另一些人则发展出了自我,有了自己的方向,能够确认自己的独特性和意义感。
 
区别在于,你是否在后续的生活中,找到了你原生家庭所缺失的「自体客体体验」。
 
比如,关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体验。

即,与你钦佩的人相连接,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有激情的体验。(Peter,2017)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很多来访者因为对父母失望而来。
因为没有理想化的过程,他们难以调节自己对外界的焦虑和恐惧,更无法在生活和学习上发展自己独特的目标。
在咨询过程中,帮助他们激活内在的共鸣,体会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体验,尤为重要。
科胡特提到,理想化的过程一旦完 成,便可以发展出一个人的理想。
人的一生都有这样的 需要,特别是沮丧和恐惧的时候。
但当我们内在获得足够的自体客体体验,就不再那么依赖外界去给予。
当然,并非有了理想化对象之后,我们的生活就万无一失。
 
就像很多孩子,最初都觉得父母或榜样十分厉害,但随着自己成长却发现:
 
他们也不过是平凡人。
 
就像影片中的小树,他将警员视为自己的理想化对象,但也在破案的过程中,同时体会着警察的无力与受挫。
 
也像在咨询中,最初来访会觉得咨询师对自己很理解,逐渐地也发现咨询师并不时时刻刻、全部理解自己。
 
也就是说,即便我们被恰当的回应,拥有了理想化对象,我们依然会经历失望、受挫的时刻。
 
而恰恰是这种时而被满足、时而受挫的体验,慢慢锻炼出我们更真实、更适应世界的内心:
 
我们不可能在每一时刻都获得深深的共鸣,但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一部分体验,也有能力体会他人的一部分体验。
 
而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里,我们带着力量,带着方向,
 
时而被满足被滋养,时而失望受挫,交错循环。
 
我们感到安全,又能够承受失望,体会复杂。
 
这便是成长。
 

作者:张倩,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预约心理咨询请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