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不做,做就做好-言语背后的暗示

周淑芹 1252阅读 1评论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说到他经常教育孩子的一句话:“要么不做,做就做好。”有些感悟。 

       朋友从小是个学霸,现在是个某领域的专家,做事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自己把这句话也当作座右铭一样:“要么不做,做就做好。”他说自己很看不上那些做事潦草应付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认真仔细,而且能持之以恒,所以他经常会跟孩子说:“做事情要认真,要么不做,做就做好!”             

       现在他的儿子也算是个学霸,但除了学习,就是玩游戏,好像对其他事不感兴趣。还经常说:我做不好,还不如不做。他感觉儿子做事有畏难情绪,很怕做不好。他其实希望儿子多去尝试一些领域,做不好也没事。他有些怀疑:要么不做,做就做好,这句话有副作用吗?让儿子不敢尝试新事物?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内涵和外延,除了表面含义,它还会给你什么暗示。       

       要么不做,做就做好。——你可以选择不做,也可以选择做,但一旦选择做,就要努力做好,不能怕困难,不能凑合,应付。       

       第一种含义: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潦草,应付,这是一种态度。     

       第二种含义:想好了在做,考虑清楚再行动,要有选择,不能胡乱行动。     

       第三种含义:一旦开始,只能前行,不能后退,只能做好,不能做错。———-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压力,压力,压力。       

       第四种含义:这句话还告诉你,如果做不好,还不如不做。——-你的行动可能无效,甚至被否定,甚至被惩罚。———干了可能不如不干。压力,忧虑,望而却步。       

       第五种可能含义:——-尝试新事物,可能带来惩罚和痛苦。这种信念的得来和说这句话的环境相关。如果你听到这句话,是在你做了一件事,却没有做好,甚至因此受惩罚的状况下,那么这句话就和情绪(痛苦,委屈或者伤心,愤怒)紧密联结,多次重复后,就会有强烈暗示:——-尝试新事物,可能带来惩罚和痛苦。   

       或许,还有其他解读,和当事人的经历有关。     

       言语的含义,是建构出来的。     

       你怎么理解它,和你自己的经历有关。     

       言语的含义,既然是建构出来的,就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解构,再重新建构。经历不能改变,但对经历的认知可以改变。

       所有的言语都有限制性。我们认识这一点,就有了突破的可能。 

       有时候,在重大事件上,要么不做,做就做好。   

       很多时候,“想做就做,一次次的失败,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