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精神内耗”的人,建议多做这3件事

王希 10万+阅读 2评论

 

 

听过一句话:内耗,是一个人的精神苦役。
 
面对高压的工作和复杂的关系,总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他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在心里揣测很久;
 
明明想要拒绝,但就是无法开口,事后辗转反侧很后悔......
 
并且, 内耗就像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你越是拼命想要解锁,绳子拉得越紧 ,不知不觉被这些看不见的思虑束缚在其中。

 

所以,作为一个拥有14年从业经验的咨询师,我也想要和大家聊聊:

 

为什么当我们试图走出内耗时,总是困难重重?

 

那些正确的,真正能够解开内耗之“结”的方法究竟是什么样的?
 
希望在新年的伊始,可以帮助大家一点点放下思虑,开启不被内耗所束缚的新生活。

 

 
我们可以先通张梅(化名)的故事,看看内耗是怎么样发生的。

 

小张在工作中人缘不错,每天都会和同事打招呼。

 

有天她走廊碰到了同事王姐, 像往常一样,张梅热情地 跟对方问好 ,可同事并没有回应她,径直走开了。
 
这让 小张一下子陷入了慌乱之中:
 
“她怎么突然不理我了?”
“平时都好好的,怎么看都不看我一眼?”

 

并且伴随着张梅百思不得其解,她又逐渐转向 自我怀疑
 

“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前几天工作的时候,她是不是生我气了?我给她造成了什么负担吗?”

 

图片

 
就这样,小张脑子里的小人不停地打架,但她又不好意思当面问王姐。
于是,越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答案,越找不到。
 
更夸张的是,她只要一想起、一看到王姐,就没有办法静下心好好工作,不受控制地去想两人之间的种种交集,企图寻找到蛛丝马迹。
 
其实,张梅这种内耗的习惯,我在很多来访身上都见到过:
 
容易不恰当地向内归因——问题一出现,就把问题的矛头指向自己。
 
伴侣不回消息,就觉得是自己惹得对方生气;
朋友话语冷淡,怀疑是自己没照顾好对方的情绪;
工作的结果 不如预期 ,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出了纰漏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其中藏着一种对自己的全能的幻想: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掌控他人与关系,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期当中。
 
但当被对方忽视后,或者无法达到自己的期待时,这种幻想也随之破灭。

 

图片

 
我也看到网上开始流行一些开玩笑的说法是: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

听起来,是不是只要我们不再用内归因的习惯去鞭挞自己,就能走出内耗了呢?

我想说的是,知易行难。
 
因为对于常常内耗的人来说,这种 情绪的波动与紧张是不受控的。
 
就像很多人在面临考试和上课被老师点名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焦虑、害怕、担忧......
 
这些情绪本能地从我们的潜意识里释放出来,不是意识所能掌控的。
 
张梅“对他人反应敏感”的模式也是如此。
 
我还记得在咨询的一开始,她就对我的表情和反馈格外在意。
 
“你觉得我说的可以吗?我的话是不是有点多啊?会不会让你感到负担?”
 

而当我跟随她急切的表现和行为走进潜意识的深处,发现她一直都有着一个未被解决的困扰。

 

图片

 
在她小的时候,每次出去玩回到家,爸妈都会评价教育她在外人面前的表现:

 

“看到叔叔阿姨也不叫人,没礼貌。”
“光顾着自己玩,也不让让邻居家弟弟,你让别人怎么看你?”
“你瞧瞧你做的事,多让人笑话?”
 
这些「被评价」的焦虑,一方面加深了张梅内心的恐惧,让她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

 

另一方面,也让父母对她的负面评价就像一枚植入的芯片,日积月累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让内归因的模式更加根深蒂固
 
但是,仅仅了解完这些道理,对于张梅找到解开自己内耗的钥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当中的人,早已习惯并且擅长“道理”去说服和劝解自己。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学会顾全大局。”
“从道理上来说,我的确做得还不够好......”

 

然而,这种理智化的、隔绝情感的思考,也让他们的行为、思维的模式,逐渐变成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抵御着情感上体验到的痛苦。
 
但精神内耗的根源,通常和情感的议题有关。

 

只有深入情感与情绪的体验,看到我们为什么痛,才能真正解开内耗的“结”。
 

 
所以,咨询中的每一个微小的瞬间,都潜藏着属于来访的一把钥匙,能够去解开他的心结。
 
尊重每一个感受与情绪体验
 
在我和张梅的初次见面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到,她在面对陌生人时的紧张、无措、讨好。
 
而当我陪着她一起去 深入察觉、体验、讨论这些感受与情绪

 

似乎可以看到她的内心一直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她的养育者。
 
父母对她的苛责,让张梅习惯性地审视、谴责自己,这种关系模式也被她投射进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包括咨询。
 
这些都帮我和她一起了解到,早年的养育者如何影响了她的关系模式。
 
所以,当你一个人时,也可以尝试多察觉,不要放弃每一个微小的情绪,这些都很珍贵。
 

图片

 
参与到关系的互动中

 

在咨询里,张梅总是小心翼翼地问着我的看法,也会表露出孩童一样的担惊受怕,仿佛我变成了她的养育者。
 
这个时候,我与张梅,既是咨询师,又是来访, 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
 
我们的互动与情绪是真实的,又会有一个安全受保护的空间来允许我们察觉、谈论自己的感受。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张梅逐渐摒弃了一味用“道理”解题,慢慢打开了情绪的感受器。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着这样可以倾诉的关系,试着多讲出自己的委屈和无辜,让这些情绪能够被另一个人看见和理解,不再是自己承受这一切
 

图片

 

创造新的关系体验
 
当张梅在咨询中重现那些受伤的体验,作为咨询师的我不会去评判、不会像她的父母一样去要求和谴责她。
 
这些都让她放下了身上的重担,获得了一种被尊重、被接纳、被支持的感觉。
 
随着她在咨询中反复去体验这种好的,涵容的关系。
 
久而久之, 那些受伤的体验逐渐被新的关系体验替代,内耗的心结也一点点地解开。
 
所以,你也可以通过身边一些好的、深度的关系和陪伴,帮助你去创造这样新的体验。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经历不同,张梅也是我基于基于咨询经验中遇到的来访,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

 

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或许我们遇到的问题会更加复杂,探索的过程也会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这个时候不用失望、不用沮丧,多给自己一些耐心和时间就好,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试试心理咨询。

 

我也愿意陪伴着你,去了解内耗深处的痛与挣扎,倾听你的真实想法,无条件接纳你的情绪,帮助你更好地成为自己

 

作者介绍:

 

本文的观点和素材来自王希老师的直播讲述。

 

如果你常常被内耗拖累,或是在人际关系、情绪管理、个人成长方面有着一些困扰,也欢迎和我们的王老师一起聊聊。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