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与爱人的关系会越来越像自己父母的关系

侯鹏飞 3463阅读 3评论

昨天看到一个短视频视频,街上随机采访:你有什么人生建议给年轻人?

有一位67岁的女人说:“一定要谨慎选择你的伴侣,观察对方的家庭,这将会影响你的决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找对象的时候,我当时不觉得对方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人有多要紧,但当你长大一些后就会意识到,你会越来越像你的父母;你的另一半也会如此,所以你要好好观察对方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人。”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如果不是有像心理咨询的有效介入的话,你只会更像你的父母,而在自己的亲密关系内,也会越来越像父母的关系模式。

甚至说,体验到的情绪感受都是一样的,又再一次的将自己小时候体验过的痛苦,强加在孩子身上,往往会在第三代有个反转,这种反转只是形式上的,更多的是情感体验的内在矛盾性。

我们总会发现,父母赋予我们的身份位置,与自我的欲望并不相同,但又无法拒绝,年轻人总是会走在父母前面,这是历史的规律,总是会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此来确定在自己的生活中的身份位置,和要实现的东西。

在咨询中我接待过,40-50岁的人,他们年轻时,并未觉得自己像父母,甚至做出极端相反的反叛,故意走了与父母相异的人生,他们心中曾经有一个信念:我决不可像我父母一样,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那不是我想过的生活。

毫不意外,这与找我的青少年来访所说的,别无二致。大体类似的理由,相同的选择,至于为什么?两个年龄段的来访,解释都是相同的:感受到痛苦,希望从这种情感之痛中解脱出来,并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体验到自己经历过的痛。

只不过中年人,会不由自主的像自己不喜欢的父母那边靠;而青少年,大多数都会表达:我是不会生孩子的。他们甚至没有搞清楚自己为何要被生出来,他们是后悔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谁还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呢?意识上是,父母想生一个孩子,于是就有了我们。没有哪个人到了青春期还不明白这中间的事,可是,是什么让我们的出生成了一个迷呢?

“父母想生一个孩子,于是就有了我们。”这句话,并不是来访直接的话语,出生就像是个人神话起源,至于为何是这样的话语结构,这是来访传递给我的。

关于出生,连《圣经》都要花一章来讲,剩余其他章节,是关于出生以后,要用几百页来讲。没有几个跨过青春期后,还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在父母性行为中被创造出来,可是又有哪个孩子会意识到父母是有性爱活动的呢?

这里便有了一个我们情感造成的盲点,我们是他们的儿子/女儿。这是个致命的盲点,情感上的盲点,犹如“我”被出生的父母的欲望之谜。

父母的欲望始终是个迷,同样,我们也迷惑在自己的欲望里,要想搞清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与期待是放到别人身上的,好像那个“他/她”好了自己的生活就会变好一样。

父母会将自己希望的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也就是自己身上没有的品性和能力,希望孩子有,当父母表达出这样的需要时,尤其是母亲,作为孩子的我们总是会毫无意外的去承接父母的情感需要。

这样孩子就成了父母的情感的容器,同时承担着回应父母欲望需要的义务,甚至是出于无意识的认同变成自身的责任,也在被工具化实现父母的愿望。

渐渐的,即使是我们意识到了父母不好的方面,但还是会去认同,会去满足他们,因为在情感关系中,这是我们舒服的位置,这是我们唯一熟悉的位置,认同发挥了巨大作用,欲望部分的被父母结构着,这源于相同的缺失,父母的缺失成为了我们的缺失,我们牺牲自己去满足了父母的缺失,情感边界就不清晰了,分离个体化就无法真正实现。

是父母都是罪恶的撒旦吗?当然不是了,很多时候他们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自己就是这么被养育过来的,这个环境就是这样的,于是就这样要求孩子了。

在他们的人生中,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巨大的焦虑,将这种焦虑投射出去,并归因到孩子身上,是最容易的,否认存在的自身问题,维持一个理想化的角色,当把这种焦虑表现为对你的担心,并将此命名为爱时,那你就会体验到被控制和压抑,巨量的无名焦虑升起,这是爱的吞噬与罪恶。

想想我们在后悔来到这个世界时的绝望,这是被排除在父母的爱之外的情感体验,这是关于他们欲望要求不能达到的体验。

获得无条件的爱,成为了每个人希望获得的东西,我们反复挣扎于各种关系,却始终寻而不得,最后发现,无条件的爱似乎成为了很奢侈的目标,无条件的条件是最高标准的存在。

由于认同与爱的需要的作用,作为孩子的我们,会天然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补全父母的缺失,但作为一个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去承担得下所有,最为悲剧的是沦为父母欲望工具的孩子。

这些孩子都在反抗着被工具化了的事实,在寻找一个人的维度,在寻找自己欲望的出路,在这条路上,几乎与出埃及记的艰难程度相当,现实中并没有一个能拯救于水火的上帝。

所谓命,也不过是对于父母欲望的认同,接受了来自于他们的压抑,以及在自己的欲望物面前止步而感受到的局限,在局限面前,我们总是离父母很近的、很像的。

很多40岁还人生迷惘的朋友,很难说过的是自己纯粹的人生,父母不断强迫式重复着那些没有意义的催促和担心,代际的焦虑也通过无意识的方式传递到了我们身上,在代际之间总会存在着强迫性重复,重复着那种无条件付出,却有条件索取的戏码,互相之间施虐和受虐。

正常家庭尚且如此,更不敢说那些为了某种利益而选择生孩子的母亲了,在这些女性那里,孩子天生就是一个筹码,一个确定女性由女人,跨向母亲的筹码,一个所住自己男人,确立在男性家族中位置的筹码。

这样的孩子相当痛苦,他/她要承接母亲的情绪、欲望,成为母亲满足的工具,成为替母亲完成愿望的傀儡,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愿望,连他/她自己努力获得,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东西都要被拿走。

这样的母亲通常会展现自己辛苦的一面,委屈的一面,没有被丈夫满足的一面,全都展现给了孩子,让孩子认同于她的痛苦,同时,无节制的为孩子付出,就是让孩子有愧疚之心,将孩子与自己绑定在一起,满足自己的享乐。

拥有这样母亲的人,靠自己很难走出母子、母女关系的,她不允许你展现自己的欲望,之所以还能感觉到满足,完全是靠想象的共生关系与恐惧得以维持,主体已经被锁得死死的,控制一定是非常强的,通常这样的伪装是为你好,关心你,担心你,你但凡有一点起色,她就会担心你飞走,势必要把你留下来。

至于说,为什么父母的关系在我们身上会有个强迫性重复的出现,这并不是太难理解,我们一般会像父母的关系一样,选择一个像父母的对象来恋爱;或者相反,他们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选择一个与父母完全不同的人。

这时认同就发生了作用,我们以为在避坑,实际上这个坑从来没填满,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往往是契合了某种共同认同的部分,这个部分会显示出各种面向,而自己内心出于满足自恋,以及舒服的状态,会选择性的按照早已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情感模式来去思考对方。

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物,构成了缺失,这个缺失注定由这个欲望物来满足,当长大后,它在我们的想象中,再次出现的时候,主体必然会抓住不放,缺失是在关系中出现的,决定了关系的走向,所以必然重复。

我们只是被一个人不同面相所吸引,但内在可能就是那个缺失对象物的吸引,实际上对方身上并没有那个东西,那是我们自己的想象,我们抓住的只是那个构成缺失的关系外壳,缺失什么我们并不真的知道,但这种关系我们熟悉,我们期待着对方这次能够满足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着原生家庭所赋予我们的创伤、天赋和焦虑,在成长中,那种反叛的劲头,遭遇现实的孤立无援时,总会退缩回父母给予我们的位置,来去获取物质条件支持与情感安慰。

打破这种重复性的僵局,在于澄清自我的欲望,将父母的还给父母,只承担自己生活,也许还有对他们有所照料,只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先照顾好自己,你永远也无法拯救你的父母。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