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话,治好了女儿的厌学

武志红主创团 10万+阅读 1评论

 

编者按: 

 

当孩子出现问题,我们难免会感到焦虑:该如何帮助他? 

 

但却常常忘记问孩子一句: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事实上,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 

 

为何这样说? 

 

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孩子真的需要你的帮助吗?
 
来访者王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
 
上周一,她焦急万分地找到我。
 
她感觉女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急需帮助,但她又无能为力。
 
具体怎么回事呢?
 
原来呀,她女儿历经初中3年的苦苦备战,终于从县城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9月份正式开学。
 
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谁料一去到学校,发现班上同学要么是学霸,要么是社牛,个个都很优秀。
 
相形之下,女儿明显落后于人家——
 
连续2次月考下来,都是排名倒数;
加上性格内向,至今没融入班集体。
 
每到周末,女儿就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默不吭声,问她啥也不愿意说。
 
这可把王女士给急坏了。
 
“所以,女儿开口向您求助了吗?”我问王女士。
 
“这倒没有,但不用她开口,我也很清楚她急需帮助!”王女士笃定地回答道。
 
为何如此笃定?
 
原来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王女士一直扮演着「全能妈妈」的角色。
 
她很努力也很用心。
 
从怀胎那一刻开始,就阅读各种育儿书籍,打算用最科学的方法培养出最健康的孩子。
 
她的“火眼金睛”总能扫视到女儿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吃饭挑食、不爱叠被子、写作业速度太慢、学习不够专注等等。
 
然后迫不及待地加以纠正。
 
每当女儿抗拒的时候,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她分析利弊,直到她从思想上折服,从行为上服从。
 
同样地,当女儿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王女士也会第一时间介入,运用自己的成人智慧,为女儿筹谋划策。
 
在「听话照做」的过程中,女儿确实纠正了很多不良习惯,快速跨越学习、生活的障碍,如愿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但如今,王女士「全能妈妈」的功能却逐渐失效。
 
原因有二:
 
一是女儿平时在校住宿,周末才回家,王女士再也无法全程陪同女儿;
 
二是女儿上高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已经超出王女士的驾驭范畴。
 
如今女儿成绩下降、无法融入班集体,着实令王女士深感焦虑。
 
相信很多父母在面临这类处境时,也会出现类似王女士的担忧。
 
但透过咨询师的第三方视角,我却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孩子没有开口求助,也许是因为 ——
 
她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亦或她正在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恰到好处的挫折,不是一件坏事
 
王女士母女的现状,让我想到养育孩子的2个必经阶段。
 
 第一个阶段:「理想化父母」。
 
在这个阶段,父母如同一个强大且完美的保护神——
 
会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满足孩子的需求,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特别是对一个幼小的婴儿而言:
 
当他饿了想要吃奶,养育者会将奶嘴送到他嘴边;
 
当他盯着窗台上的花盆,养育者会将他抱到花盆边上;
 
当他翻身卡在中间动弹不得,养育者会轻轻推着他完成动作……
 
这一系列事件给到婴儿的感受就是:
 
父母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我一发出愿望,他们就会帮我实现。
 
理想化父母对孩子而言,有2个积极作用:
 
其一,为幼小的孩子提供安全、支持的功能。
 
就像有的孩子夜里怕黑,但只要有父母在身边守护,孩子就能安然入睡。
 
其二,为痛苦的孩子提供平静、安抚的功能。
 
就像有的孩子磕碰到头了,哇哇大哭。
 
当妈妈温和地拥抱孩子,亲吻他的额头,孩子很快就能恢复平静,甚至额头也感觉不到疼了。
 
理想化父母固然很好,但它却不是永恒存在的。
 
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不是超人,总有照顾不周,或无能为力的时刻。
 
当父母不能100%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挫折便产生了。
 
这就到了我想讲的 第二阶段:「理想化修正」。
 
根据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说法,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
 
如果挫折是恰到好处的,会帮助孩子不断认清现实,调整自己,走向独立。
 
细想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理想化修正」的过程,去成长起来的。
 
一个婴儿,偶尔体验几次饿了哭了却没有奶喝,于是学会了等待和忍受挨饿;
 
一个儿童,偶然经历了几次摔倒了却找不到妈妈,于是学会了独自忍受疼痛……
 
就像前文案例中王女士的女儿。
 
在「全能妈妈」的照顾和指导下,她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如今她人生第一次脱离妈妈走向独立,遭遇成绩下降、无法融入班集体等挫折。
 
当妈妈没办法继续全程陪伴时,她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想办法解决眼前问题。
 
从这个维度来讲,
 
这既是她当下的真实困境,也是她理想化修正的契机。

 

 

以「猪队友」姿态,见证孩子的成长
 
在这里,我想先强调一点,
 
在理想化修正阶段——
 
如果进行得顺利,孩子会学着面对现实,走向独立,实现内在的成长;
 
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则有可能被现实挫败裹挟,充满无力,丧失斗志。
 
这时,父母具体要怎么做呢?
 
结合这些年的观察,我总结出了很关键的2点:
 
 ① 共情孩子当前的处境,
 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一些体验和试错的机会,才能慢慢完善自我。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如果父母一味地介入提供解决方案,只会妨碍孩子独立。
 
这时父母真正要做的,其实是: 共情式引导
 
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位妈妈的故事。
 
他儿子转学到一个新学校,一开始不太适应。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来,跟妈妈吐槽班里的一位同学。
 
妈妈听了,问道:“你是不是很讨厌他?”
 
儿子点了点头,随即盘点出这位同学的一系列槽点。
 
妈妈继续在一旁添油加醋:“他这么可恶,应该全班同学都很讨厌他吧?”
 
儿子沉思了一下:“好像不是,他还是有一些好朋友的。”
 
妈妈诧异道:“噢?这么可恶的人居然还有朋友,凭什么?”
 
儿子想了想,随即说出了这个人的一些优点。
 
完了,儿子还补充了一句:“他平时对我挺好的,只是他今天实在太过分了!”
 
几天过后,儿子居然邀请那个同学来到家中,因为他发现自己原来误会对方了,想请对方玩几局游戏作为补偿。
 
可以看到,这位妈妈对儿子的共情,更像是当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父母所能做的一种顺势引导。
 
它基于一个前提:
 
在跟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联结友谊、修复关系的潜力,我们需要用接纳的态度,帮他们发掘出来。
 
 ② 以「猪队友」姿态,
 见证孩子的成长。
 
回到前文案例中王女士的例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一直将自己放置在「理想化父母」的位置上——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解决种种生活难题。
 
这无形中会妨碍孩子「理想化修正」的进程。
 
我身边一位妈妈F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
 
之前,她的女儿在辅导班上课很不专心,经常“元神出窍”,成绩越来越差。
 
为了纠正女儿,F伤透了脑筋。可无论她怎么批评和责罚,都没有用。
 
直到有一天,女儿不经意的一个问题,让她陷入了沉思。
 
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大人周末可以躺在家里看电视,而小孩却要继续上课呢?这不公平呢。”
 
F愣了一下,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蹦出两个字:是啊。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可以放下学习,痛痛快快地跟小伙伴玩一整天。
 
包括现在的自己,最大的盼头也是周末可以放下工作,好好放松,因此很反感周末加班。
 
想象一下,如果周末还被上司盯着去工作,她估计会立马辞职。
 
突然之间,她仿佛有点理解了,
 
为什么她越要求女儿马不停蹄地学习,女儿的学习就越不好。
 
因为女儿弱小的肩膀需要同时承载「两份沉甸甸的负担」——
 
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妈妈的苛责。
 
从而导致不堪重负,无法专心学习。
 
痛定思痛,F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那个周末,她卸下所有的负担,根据女儿的意愿,两人一起去游乐场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天。
 
之后,当女儿再出现厌学情绪时,F不再像之前那样去苛责女儿,而是先在情感上去认同孩子。
 
“哎呀,妈妈也很讨厌上班呢,要不你别上学了,妈妈也不工作了,我们一起坐吃山空,然后上街要饭吧。”
 
话语一落,女儿就会忍不住“咯咯咯”笑出声来。
 
“啊……我才不想上街要饭呢,我还是好好学习吧。”
 
从中不难想象,
 
当F不再以「理想化父母」姿态去指责、批评孩子,而是以「猪队友」的姿态陪着孩子一起“摆烂”时,
 
母女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少,距离会越来越近:
 
当女儿发现“原来妈妈也跟我一样”时,她会在情感上获得一种共鸣和理解,减少对妈妈的抵触;
 
当女儿发现“原来妈妈也存在局限”时,她会逐渐放下对妈妈的期待,转向依靠自己解决生活难题。
 
当真正体验到“自己为自己负责”以后,女儿的学习态度开始好转,成绩慢慢取得进步,也不再需要每个周末都去补习班了。
 
所以你看, 许多时候父母一个姿态的转变,成人眼中的「问题」,反而变成了孩子成长的「契机」
 
 
 
 写在最后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经说过,
 
追求完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与父母的初心是一样的,都想追求完美,都想把问题解决掉。
 
在生命早期,孩子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确实需要「理想化父母」的全程协助,给予他们安全感与稳定感。
 
只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之际,他们更需要一个「理想化修正」的契机,走向独立。
 
这意味着父母放下成人的权威,回归到孩子的当下,用心去体会、去理解,促成与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带着这样一份共鸣,父母会更容易冲破身份的隔阂,坚定且温和地接纳陪伴孩子,见证他们不断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无需那么疲惫,那么紧张,试着以一种放松的心情,来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绵羊倾诉APP倾诉师。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