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这3条线,你会把孩子养得很好

武志红主创团 10万+阅读 0评论
作者 | 天雅
 
现在提倡自由养育之后,很多父母经常陷入迷茫。
 
例如,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破坏规则时,该如何来约束?
 
管得严厉了,怕伤害孩子,破坏亲子关系;
可放任不管吧,又怕纵容孩子,引发后患……
 
实在令人为难!
 
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又不至于伤害到孩子呢?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
 
「非暴力限制」
 
更具体来讲,就是限制孩子的不良行为,但不采取暴力的手段。
 
 

 

 
在对孩子实施非暴力限制之前,我们要先理解一点:
 
有时候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不一定是故意破坏规则,或挑战权威,
 
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不知晓规则底线,不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又或者孩子行为背后,有别的需求未表达。
 
也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之后,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界线: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当孩子知晓了这一点,他在行动时会觉得更确定、更安全。
 
具体如何操作呢?
 
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行为分成三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我们希望并认可的行为。
 
指那些有利于孩子塑造好习惯、好品质,或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
 
比如,
 
放学后,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看到妈妈在忙碌,主动走过来帮忙;
 
不想有蛀牙,努力克制吃糖的欲望……
 
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我们会欣然地对他说“好”,并鼓励他再接再厉。
 
第二个领域:我们不认可,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可忍受的行为。
 
在这个领域里,
 
我们不希望某类行为发生,但考虑到特殊原因,我们需要暂时忍耐。
 
特殊原因可能包括:
 
① 初学者的失误。
 
比如孩子第一次炒菜,结果忘记关火,触发了烟雾报警器
 
② 困难时刻的失误。
 
比如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早上莫名其妙冲父母发脾气。
 
我们没办法假装喜欢此类行为,但我们需要考虑孩子的特殊情况。
 
我们可以选择诚实地告诉孩子:
 
“你第一次炒菜,没关系,但不关火很危险,下次一定要记得!”
 
“你生病难受,我理解,但你不能这样发脾气,有话要好好说。”
 
第三个领域: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必须制止的行为。
 
包括危害到自己或他人利益的行为,以及被法律道德禁止的行为。
 
比如,
 
动手打人,虐待小动物;
偷窃钱财,破坏公共设施……
 
类似这些行为,无论是什么原因、什么情境,都是不允许的。
 
限制第三个领域内的不良行为,是我们约束孩子的重点内容。
 
事实上,要孩子凭借一己之力去克制内心欲望、约束不良行为,真的很困难,
 
也因此,父母需要通过非暴力限制,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做出限制。

 

 

 

 

 

具体如何限制呢?
 
我们需要向孩子明确 「禁止行为」 ,并引导孩子尝试 「替代行为」
 
比如,
 
你不可以打人,你可以打枕头;
 
你不可以偷钱,你需要用钱可以跟我说;
 
你不可以摘公园的花,你可以站在旁边欣赏……
 
在限制孩子的行为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点:要全面限制,不要部分限制。
 
一件事可以做还是不可以做,中间的界线要非常清楚。
 
例如:
 
要明确对孩子说:“不能往妹妹身上泼水”
 
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可以向妹妹泼一点水,但不能把妹妹弄感冒。”
 
因为后者没有给孩子一个清晰界线,孩子很难把握泼水的尺度,
 
甚至还可能会鼓励孩子向妹妹泼水,招来麻烦。
 
第二点:作出限制时,语气要坚定。
 
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不可以”,不要用模棱两可的字眼,也不要用开玩笑的语气。
 
例如,当孩子挥舞着小拳头殴打父母时,
 
不要一边冲他嬉笑,一边叫他“别打啦”,
 
这会给孩子一种开玩笑的感觉。
 
而是要严肃地向他申明:“不能打爸爸妈妈,不能动手打人!”
 
从而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这个禁令是真的,我是认真的。”
 
第三点:限制行为,但不限制愿望、情绪。
 
约束孩子纪律的重点在于: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限制;
 
但不要打击孩子的愿望,也不要否认孩子的情绪。
 
例如,当孩子说“我想割开猫的肚子,看看里面有什么”时,
 
我们要限制他“伤害猫”的行为,但不要打击他的愿望:
 
我知道你想了解猫肚子里有什么,但我们不能伤害猫咪;
 
你可以观看相关的解剖视频、书籍,或由我来画一张图告诉你猫肚子里面是什么样子。
 
再例如,当孩子说“妹妹乱动我的玩具,我想打妹妹”时,
 
我们要限制他“打妹妹”的行为,但不要否认他的情绪:
 
我知道你对妹妹很生气,但我们不能打人,
 
你可以把玩具收起来,或把房门关上,不让妹妹去碰你的玩具。
 
支持孩子的愿望,理解孩子的情绪,并明确告诉他:
 
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他不能做;
 
但他能通过一些替代行为,去达成愿望,解决问题。
 

 
 

 
 
以上三点“非暴力限制”,听起来并不难。
 
但从实施到奏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在约束孩子遵守纪律这件事上,不仅仅是方法技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 养育者自身的言行。
 
很多时候,孩子不会因为我们一句话,就立刻改变他的行为,
 
他会在跟我们长期互动中,不断根据我们的言行来调整自己。
 
也因此,约束孩子遵守纪律的时候,我们自身言行也很重要。
 
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的标准要稳定。
 
当给孩子明确了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以后,我们需要稳定地实施限制。
 
比如不允许孩子动手打人。
 
意味着不管在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提倡孩子动手打人。
 
“妹妹动你的玩具,你不要打她,你可以关上房门或把玩具收起来。”
 
“同学欺负你,你不要打他,你可以跑,然后报告给老师寻求帮助。”
 
“路人撞到你并弄疼了你,你不要打他,你可以要求他向你道歉……”
 
稳定地限制孩子动手打人,并引导他使用可接受的替代行为来保护自己,
 
不要时而禁止时而允许,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新行为模式的构建。
 
其次,我们的做法要统一。
 
当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实施限制时,养育者要站在统一战线。
 
比如不允许孩子睡觉前吃糖。
 
那家里的养育者就要达成一致,不要在睡觉前给孩子吃糖。
 
不要A养育者禁止孩子吃糖,B养育者又偷偷给孩子吃。
 
这样不仅会危害孩子的牙齿健康, 也会影响孩子与A养育者的关系,
 
甚至还会引导孩子学着B养育者偷偷去破坏规则……
 
着实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最后,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
 
当我们要求孩子克制不良行为、遵守纪律时,我们最好自己也同步做到。
 
不要一边限制孩子玩电脑游戏,一边窝在沙发玩手机游戏;
 
不要一边限制孩子打弟弟妹妹,一边通过揍孩子让他听话;
 
不要一边限制孩子吃垃圾食品,一边天天抽烟喝酒嚼槟榔……
 
因为当父母知行不一、对孩子和自己进行行为双标的时候,
 
孩子往往很容易忽视父母的话语,转而去模仿父母的行为。
 
也因此,
 
在要求孩子改正不良行为、遵守纪律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自律,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信服我们的教导,并学着我们的样子,去约束他的言行举止。
 

 

 

 
 
来到这里,有的父母可能会说:
 
“搞那么复杂干嘛?孩子行为不端、破坏规则时,直接惩罚他不就行了?”
 
表面上看,惩罚或许是一个可以快速起作用的办法,但却存在更大隐患。
 
当父母惩罚孩子时,孩子会感到羞耻和愤怒,会在心里怨恨父母。
 
当孩子内心充满愤怒和怨恨时,不可能会发自内心听从父母教诲。
 
相反,他会继续进行不端的行为,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愤怒和对抗,
 
不过,为了规避惩罚,他可能会不断提升技巧,躲避父母的侦查。
 
事实上,不少手段娴熟的犯罪少年,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也因此,
 
对孩子进行纪律管教的成功关键,不是惩罚,而是 「非暴力限制」。
 
先给孩子一个明确界线——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再给孩子一个明确指引——
 
针对禁止行为,什么替代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坚持稳定的、统一的标准, 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榜样示范。
 
这是一种带着爱与支持的行为管理,它会同步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
 
“你不必害怕,也不必感到羞耻,
 
我不会让你在迷途上走得太远,你是安全的;
 
在自我约束的道路上,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
 
这份爱与支持——
 
会在孩子心中种下道德的种子, 并跟随着孩子的成长生根发芽;
 
最终引领着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翱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就像哲学家康德所说的:
 
"头顶有浩瀚灿烂的星空,心中有崇高的道德法则。"
 
在自律中收获自由,在自由中联结世间万物 ——
 
或许,这才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行为管理的终极意义。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