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关系的结束,意味着你要走大运了!

我是徐慢慢 7.7万阅读 23评论

 

嗨,我是慢慢,一名心理咨询师。
 
有很多人经常因为同一个问题找到我——
 
无法应对关系的“分离”。
 
有人在友情里被背叛;
有人在情感上受了伤;
还有人离婚后长时间的抑郁消沉。
 
不管是糟糕的关系还是好的关系,“结束”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冲击。
 
 
它带来许多负面情绪,让人感到挫败,让人踌躇反复、自我怀疑。
 
其实,分离和爱是人生同等重要的课题。
 
我们从小被灌输了许多如何去收获、去经营一段关系的理念,却鲜少有人教授:
 
在关系结束后,要如何调理自己的心态。
 
今天,我想分享一句简短有力的咒语。
 
当你为离别而痛苦时,这句话能快速把你打捞出来——
 
“这不叫失去,这叫筛选。”

01
为什么失去一段关系会让人这么痛?

我们会困在强烈的丧失感里,根源通常是两个。
 
一是沉没成本,二是我们的自我价值。
 
我曾经也因为友谊的结束而心痛很久。
 
对方是从我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玩到大学的闺蜜。
 
当时她找我借钱,说对象出车祸,着急动手术。
 
我二话没说就把钱转过去,将近两个月的生活费。
 
——尽管她已陆陆续续跟我借一万块钱,从未主动还过。
 
后来我得知她对象并没有出事时,还在心里替她辩解,心想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会撒谎。
 
结果她又继续找我要钱,这次我下定决心拒绝了,也让她尽快还钱。
 
可在那之后,她却逐渐疏远了我,不再回我的信息,也不再见面。
 
朋友安慰我说:钱要回来就好,这样的关系不要也罢。
 
但我仍然觉得懊悔可惜。
 
“要是当时不把话说得那么直白就好了。”
 
 
我想到了这十几年来一起上学玩耍的快乐时光——
 
我们曾经一起逃过学、一起促膝长谈、一起去毕业旅行。
 
不管难过还是开心,我总会想跟她分享。
 
她确实是我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说散就散,心里好像有一块东西被割弃了。
 
你看,这些都是我的沉没成本
 
而这也是大多数人在结束关系时会遇到的困境。
 
我们大脑本能里的「失去厌恶」被唤醒了。
 
我们会高估在关系里所付出的时间精力,
认为结束关系是一种对过去“资产”的剥夺,感到委屈挫败。
 
除了沉没成本,更多人还会用“失去”来否定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亲密关系。
 
 
有很多来找我做咨询的人,在失恋或离婚的临界点,总会冒出一个念头:
 
“是不是我不够好?”
 
是不是我不够有魅力,感情才失去了激情?
是不是我太任性了,我们才会一直吵架?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融合。
 
我们习惯性把“关系没了”和“我不值得被爱”绑定在一起,而后感到沮丧和自我怀疑。
 
我想再次提醒大家:
 
这些,都是大脑设计的陷阱!
 
丧失感≠丧失。甚至可以说,有时失去才是一种“获得”。
 
那么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02
筛掉有毒关系,
得到了清晰的边界,也得到了更懂自己的心。

失去的视角转换到筛选的视角后,我们会发现:

 

“结束关系”,其实是我们一遍遍摸索边界、塑造边界的过程。

 

说回我自己的故事。

 

跟闺蜜闹掰之后,我一直困在“失去了一个好朋友”的巨大缺失里。

 

直到我的师姐提醒我:“你真的觉得这是损失吗?你不觉得你只是远离了一个「吸血鬼」而已吗?”

 

我一下子意识到,尽管我和闺蜜是从小长大的情分,但她对我的消耗也是真实且痛苦的。

 

金钱、情绪价值、不分时间的抱怨......

 

过去,我的边界完全任她践踏,不仅身心俱疲,这种习惯也延伸到其它关系里,我逐渐变成了“老好人”。

 

 

在结束这段关系之后,我反而能沉下心来想想:

 

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要的究竟是索取、消耗、情感勒索,还是尊重、有来有往、平等流动?

 

答案显然是后者。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心态。

 

去在关系里真实地做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力量和边界吧。

 

然后你会发现,你得到了更多东西——

 

你留下了一颗比过往更懂自己的心;

 

你留下了对自己边界和底线的清晰描述;

 

你留下了自己对于一段关系何为真诚,何为尊重的重新定义。

 

03
你越懂得筛选,就越容易遇到正缘。
  
可能还有一些读者会问:

 

万一有些关系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还是失去了这段关系。

 

这也可以是一种筛选吗?这难道不会很可惜吗?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

 

有时候关系结束不是对方不好,也不是不好,而是因为每段关系都有它的“寿命”。

 

 

这个说法听着很新鲜,对不对?

 

所谓“寿命”,其实就是对方与我们同频的程度,互相滋养的程度。

 

我身边有一位很酷的姐妹,小Y。

 

小Y在与别人散场时也会难过,但不会让自己一直沉溺在其中。

 

曾经她有个一起创业的伙伴,两个人有很深刻的革命友谊。

 

后来她主动结束了这段关系,是因为她发现两人各自的关注点逐渐不同。

 

小Y更在意在做生意时能否遵循自己的价值观;

 

而她朋友某种程度上更加不择手段,甚至会伤害到别人,也拒绝沟通。

 

为此,小Y越来越内耗。两个人做不到消灭分歧,更做不到劲儿往一处使。

 

下定决心散伙后,她反而遇到了一直合作到现在的同事。

 

他们价值观相同、理念契合、做事也很同频。

 

不仅是工作上,生活中两个人也成为很好的朋友,总是彼此依靠和支撑。

 

小Y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失去”是在给“更好”的腾空间。

 

 

我们无法保证每段好的关系都能走到终点。

 

但我们不妨告诉自己:

 

有些离开,不是命运在剥夺,而是它在为你清场——为了把位置留给真正对的人。

 

ta可能是跟你同频共振的,

 

ta可能是来滋养你灵魂的。

 

又或者,ta仅仅只是一个让你在相处时不委屈自己、不伪装自己,允许你做自己的人。

 

04

你永远是你宇宙的中心,

你的价值从不依附于任何一段关系。

 

当然啦,面对关系的离别,我不是在要求大家要立马move on、释怀、看开。 

 

你可能会难过一阵子,会忍不住一直去窥探对方的现况,或是不断反刍“要是当时不说哪句话做哪件事就好了”,这些都很正常。 

 

但千万不要把这场离别当成你世界的崩塌。 

 

你可以允许自己缓一缓,像整理花园一样整理自己的心。

 

拔掉枯草,松一松土,阳光会重新照进来。 

 

你可以看一部悲伤的电影默默流泪,可以翻翻相册缅怀曾经的美好,你也可以在心里举办一次告别,告诉自己“这个人从此在我生命里杀青了”。 

 

 

我只是想提醒你: 

 

不是你被抛弃了,而是宇宙用它的方式,替你轻轻推开了那扇不对的门。 

 

不必为“失去”而长久地悲伤、丧气。 

 

你从未失去过自己,你只是在认真筛选那个值得你付出真心的世界。 

 

当下一场相遇来临,你就会更清醒、更从容、更坚定。 

 

因为你的自我,也在这个探寻的过程里,越来越完整、丰富。 

 

而这,才是关系之于我们的终极意义。

 

  END. 

 

作 者 / 卢 克
插 画 / 汤 圆
运 营 / c c
主 编 / 陈 毛 毛
 

 

  慢慢精选  

 

或许你也曾在某段关系的离开中反复纠结,

 

分不清是失去了什么,还是终于守住了自己。

 

情绪很满的时候,我们很难一个人理清情绪。

 

这一次,推荐你来试试「武志红心理」的咨询服务——


在更安全的空间里,被无条件地倾听、接纳和陪伴,一点点觉察捋清情绪背后的观点和思绪。

 

让专业的陪伴,与你一起在关系的起落中,重新看见自己。

 

 点击下方卡片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