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武志红主创团 10万+阅读 13评论
  作者 | 武志红
编辑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先问大家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对于“啃老”这件事,大家怎么看待?
 
相信很多人基本讲的,都是年轻人不自我负责,而去依附父母,啃食父母的利益。
 
这种事确实不在少数。
 
但在我们社会中,同样常见的,是父母在啃食孩子,离不开他们。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人带孩子这件事。
 
的确,很多年轻人需要父母过来给自己带孩子。
 
但我见过一些个案和现实故事是,老人非要住过来带孩子,或者非要把孩子带走,年轻人不接受就大闹。
 
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说法是,孩子翅膀硬了。
 
父母养育孩子,觉得孩子翅膀硬了,能够在天空中翱翔,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这种想法很匪夷所思,背后往往意味着:
 
他们不接受孩子长大后与自己分离,从而发展自我。
 
 

 
当然,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指责父母。
 
而是想和大家了解一下“分离”这件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有的父母,反而离不开孩子。
 
其一、他们不知道活出自己是什么感觉。
 
当一个人不能聚焦在自身,无法过好自己的人生,自我便出现了停滞。
 
而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和他们在一起,能感受到被活力滋养了。
 
并且,参与孩子的人生,更容易填补自己的空虚和虚弱。
 
其二、面对孩子,他们舍不得放弃权力。
 
很多人在社会上,很难有自己说了算的权力,难以再赢得别人的尊重。
 
而面对孩子,有太大的权力。
 
所以,一些父母离不开孩子,只不过是“离不开别人服从自己”的感觉。
 
但,一个人的正常成长,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历程:
 
每个人最初都是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呵护,在父母制造的空间中长大;
 
但同时,也要不断完成各种分离,最终成为独立的自我。
 
而父母如果无法和孩子分离,就会影响孩子的主体性。
 

 
所谓分离,是指从出生后到成年,我们需要完成的三次分离。
 
第一次分离,出生时,完成与母亲肉体上的分离。
 
这时婴儿会觉得,依旧和妈妈共生一体。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
 
意思是,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共生,以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第二次分离,6个月到3岁,孩子逐步有自己的个性。
 
比如穿衣服这件事,有时大人三两下帮孩子穿好,但孩子会大哭大闹。
 
因为他们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大人的干涉,会破坏他们的意愿。
 
1岁到3岁的孩子,有大量这样的行为。
 
大人要有耐心去陪伴他们,让他们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形成一个鲜明的个性:
 
我要按照自己的来,我能够对大人,尤其是妈妈说“不”。
 
第三次分离,从3岁一直持续到18岁,与原生家庭的明确分离。 
 
这里面主要包含着两重分离:
 
一是空间上的分离。
 
指孩子长大后,需要离开自己的家。
 
比如要去求学、出外工作等,不再和父母住一起。
 
二是心理上的分离。
 
孩子不再听从父母的意志,而是由自己说了算。
 
完成这个分离后,一个人才能更好地去建设自己的世界,有一种“我的人生我说了算”的主体感。
 
否则,这份主体感就很难出来。
 
因此,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于父母和孩子而言,都非常重要。
 
当孩子的,要尽早去完成这件事;
当父母的,要尽量帮助孩子完成这件事。
 
如果分离没有完成,会引发很多问题。
 
 

 
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我特别赞同。
 
我刚到广州日报工作时,认识了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
 
智商、情商都不错,工作能力又强,非常有男生缘。
 
但她谈了几次恋爱,都走不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和她细聊后,我才知道问题所在,原来她从出生到成年后,都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因为她妈妈太喜欢、太需要她了,实在不想让她离开,甚至她以后结婚了,妈妈也想让她夫妻俩和自己一起住。
 
而她又怕妈妈会不高兴,所以哪怕相处得再不舒服,也没有搬出去住。
 
结果在三十五岁那年,她得了一场罕见的皮肤病。
 
先是从她的嘴唇开始,接着蔓延到全身,脱了一次又一次皮。
 
我得知后,既担心又难过,在我看来,她这样脱皮有一个隐喻:
 
就是渴望像蛇一样蜕变。这样就可以从原生家庭中逃离了。
 
但事实是,那时她仍顾虑妈妈的感受,和父母住在一起。
 
直到现在,她妈妈已经80多岁了,只要女儿不在身边,就变得痴痴呆呆的。
 
因此,为了妈妈的健康,她更加做不到离开,那会让她非常内疚,所以她只能继续和妈妈住在一起。
 
或许,她这一生,都被困在这个家,困在母亲身边了。
 
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说,“分离”真的非常重要。
 
当父母的,不要以爱之名,把孩子困在家里;
 
当孩子的,也要学会对自己的父母说“不”,趁父母还能承受的时候,尽早完成分离这件事。
 
 

 
当然,和原生家庭分离,并不是一件干脆利落的事。
 
这需要孩子、父母的共同努力。
 
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尝试以下2个方法。
 
① 从小事开始说“不”,不含敌意的坚决,逐渐找到自己的话语权。
 
我一位来访者,她的妈妈控制欲极强, 甚至在如何用垃圾桶上,也要坚决按她说的来。
 
在四十多岁时,这位来访者接妈妈到自己所在城市住后,开始反过来教对方如何使用垃圾桶。
 
妈妈一开始闹得非常厉害,但她不为所动,继续坚持教妈妈。
 
结果三个月后,这位妈妈不再闹了,她可以用开玩笑的方式应对女儿的压力了。
 
因为女儿坚定花三个月,不按她以前的方法丢垃圾这件小事,让她明白了:
 
女儿是女儿,自己是自己,这就是分离。
 
所以,如果我们想和控制欲强的父母或伴侣划清边界,可以从吃喝拉撒这些小事开始。
 
而且不要全面开火,持续地战斗三个月,一件小事不行,就再来一件。
 
通常这样,边界就划开了。
 
② 尽早做选择,不要以为顺着对方的心意,让对方开心就是对的。
 
比如前面讲的那位女孩。
 
后来我又和她谈了一次,她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她在年轻时离开,妈妈会学会没有女儿在身边的情况下如何生活。
 
但那时为了顾及妈妈的感受,她掐灭了自己的意愿。
 
这却让她的生命,被闷在了原生家庭里。
 
而现在,妈妈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这样去学习了,看到女儿现在这样,她也不一定是真的开心。
 
所以,就算会让父母难受,我们得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但这样一来,我们能尽早获得自我空间,而父母也还有精力去承受分离。
 
除自身的努力外,孩子能否与原生家庭分离,父亲也需要承担2个功能。
 
① 父亲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向外部世界。
 
父亲,对孩子来说,象征着外部世界。
 
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雏形。
 
因此,父亲要帮助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关系,同时又敢于在外部世界中竞争。
 
比如,不同于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父亲会把孩子扛起来,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又或者,父亲会带孩子去大自然,探索冒险;和孩子玩游戏;带孩子去认识新朋友等。
 
这些互动,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认识外部世界。
 
② 给整个家庭提供支持和保护。
 
如果妈妈的自我太弱,父母关系又差时,孩子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妈妈身上。
 
他们甚至没法安心在外,从而选择留在妈妈身边。
 
这时,孩子走向外部世界就很困难。
 
而因为有父亲在,并且父母关系好的话,孩子就可以放心地走向外部世界,而不必太担心妈妈。
 
对于母亲来说,和孩子分离,的确是件痛苦的事,但可以去思考2个问题。
 
① 我们和自己的伴侣,是否有越来越好的情感? 
 
有些妈妈,一门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但当孩子离开后,她们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并没有好好和伴侣构建情感。
 
这时,孩子的离开,会让她们更加痛苦。
 
对于一个人来说,较好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因为比起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伴侣陪伴我们的时间更长。
 
所以,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不能太过于忽略和伴侣构建情感。
 
② 孩子长大后,我们是否还有其他聚焦点,还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 
 
孩子终会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这是为人父母必然会面临的变化。
 
和孩子分离,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回自己身上,去发展自己的自我。
 
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在网上吐槽:
 
太惨了,过年回家,但爸妈说他们夫妻俩要去旅游,把我一个单身狗留在家里;
 
妈又跟姐妹去自驾游了,把我和我爸留在家里吃泡面,她是不是不要这个家了……
 
虽然这些年轻人,嘴上说着爸妈无情,但实际上,他们内心却会为爸妈感到无比自豪:
 
看,我爸妈没有围着我的生活转,他们有着自己的精彩,多酷啊!
 
甚至,爸妈这种过好自己生活的举动,也会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也更有动力去经营自己的人生。
 
 
写在最后
 
 
虽然我们崇尚亲密,惧怕别离,但太多觉醒,是从分离开始的。
 
与原生家庭分离,成为独立自我。
 
于孩子而言,这是拥有开阔人生的开始;
 
于父母而言,这是开启二次人生的契机。
 
也许养育自己、或者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滋养出这种感觉:
 
我可以活出自己,成为自己。
 
由此,去见识更加全然、饱满的世界。
 
最后,祝你我都能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