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出安全感满满的孩子?记住这2件事

邵椿 1.1万阅读 2评论

 

 

“快上初中的孩子,不敢一个人睡。”

 

曾看到平台上一位母亲的求助。

 

她说,自家孩子怕黑、怕安静。

 

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身高比同龄孩子矮了一截。

 

孩子独立性也不强,白天爱粘着家人,洗澡时需要外面有人陪他说话。

 

她鼓励也好,发火也罢,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现实生活中,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并不少见:

 

比如入学时适应不良,或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肠胃不好等等。

 

 

作为父母,我们虽然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但遇上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也会搞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在心理学看来,孩子各种“问题”的背后,一般与他没有完成的阶段性心理任务有关。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从出生起到一岁半,孩子需要形成良好的信任感

 

当孩子有了信任感,他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友好的、充满希望的,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值得被人爱和尊重的人。

 

在与周围的人交往时,他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爱和真情的。

 

可是,当孩子发现妈妈总是消失在他的视线范围、他真正的需求也时常得不到满足时,那种不安的感觉就会滋长。

 

这不仅会导致入睡困难等养育问题,还会对孩子日后的关系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说,对外部世界带有怀疑与敌意,长大后可能会成为控制欲强的伴侣;

 

又或者,看不见自身优点,不配被人爱,他在以后的恋爱中会表现出卑微的姿态;

 

可以想象,当我们心中充满着不确定感,我们的内在世界是黑暗和破碎的,我们甚至不敢向内关照自己。

 

所以说,安全感是整个心理健康的根基。

 

它让我们的内在保持安定和完整,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回到安全的家。

 

 

 

安全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功能:

 

帮助孩子与母亲更好地分离,实现人格独立。

 

这就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母子共生期

 

在共生期的婴儿还没办法区分自己和外面的世界,认为自己和妈妈是同一个个体。

 

而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我感觉、自我觉察和方向感,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他就能够探索外面的世界,与环境中的人与物建立起丰富的联接。

 

他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但这种分离会给孩子带来痛苦。

 

为了应对这种感受,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行为的倒退,变得粘人,恨不得时时刻刻做母亲的“大腿挂件”。

 

这个时候,我们既要有意识的、逐步与孩子拉开距离,适度放手,同时要提供连续性的恰当陪伴:

 

在白天时稳定地陪在孩子身边,给他无条件的关爱与照顾;

 

耐心倾听孩子分享自己所新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新体验;

 

多关注孩子细微的变化,看见孩子成长中众多的小亮点。

 

这样,孩子的痛苦会因为“理想妈妈”的存在,而逐渐减弱。

 

“理想妈妈”的作用,类似一个避风港,是孩子内在安全感的象征。

 

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会放心地去到离妈妈较远的地方进行探索,就算遭遇到了挫折,也会在妈妈爱的滋养和鼓励下,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

 

 

这是恰当陪伴的价值,但如果换成是另一种边界模糊,无法分离的陪伴,那么共生期会持续存在。

 

这样的孩子就算长大了也会依赖父母,从而限制自身的发展,甚至像上面的那位妈妈提到的,“洗澡时需要外面有人站着陪他说话。”

 

武老师曾说过,探索世界和安全感是一对很基本的矛盾。

 

这句话,放在缺乏安全感的人身上,可以这么去理解:

 

我们从拥有行动能力开始,就在渴望探索世界,释放激情。

 

但当我们发现,探索世界会导致失去安全感时,我们可能会惧怕探索,而干脆自我阉割,再退回去寻找母体带给自己的安全感。

 

但如果小时候父母在给足了孩子的安全感后,主动与他逐步分离,孩子就可以拥有随时可以回去的“家”以及独立的人格,他就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得更远。

 

 

 

学会与孩子逐步分离,听起来并不复杂,但要真正做到,还是有难度的。

 

因为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容易进入这些误区:

 

① 孩子“懂事”、“守规矩”,才是成长的标志

 

过了一岁半之后,原来软糯可人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越来越常用“不”、“我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为了赶在入园前帮他更好地融入小社会,我们早早就开始教孩子,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可是,当我们“塞”给他太多的规则时,也在剥夺了他自由去感受世界的权利。

 

这样一来,孩子便有了“世界上你说了算,我说了不算”的无力感。长此以往只会以父母的感觉为自己的感觉,这也使得共生期的分离变得更加困难。

 

② 恐惧分离的,只有孩子

 

虽然孩子对抗分离的方式往往比较激烈,但我们成人有着更为发达的防御方式。

 

我们自身也有可能是那个不想分开的人,并且正处在分离的恐惧和焦虑之中。

 

这种焦虑可能指向过去的自己,也有可能指向孩子。

 

这种父母不易察觉的情绪,正默默地感染到了觉察力强的孩子,从而加重了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我们在上面已经分享了培养安全感,以及顺利度过共生期分离的做法和误区,但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安全感不足,独立性差的情况,该怎么去弥补呢?

 

首先,家长可以寻求在少儿发展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师在与孩子见面之前,会先与父母进行访谈,帮助父母增加对孩子人格特性的了解,比如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人格基底、家庭互动模式等等,共同探讨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给孩子提供一个过渡空间,比如游戏空间,让他在里面进行探索,得到疗愈。

 

我们熟知的沙盘游戏,就是一种的深度发展性疗愈方式。

 

它具有稳定性、充满想象力以及非语言表达的特点。

 

与成人咨询一样,沙盘也会有一个固定时间的咨询设置,能够帮助孩子进入到稳定的阶段性进程当中。

 

那沙盘游戏还可以给孩子带来怎样的疗愈呢?

 

有一句话,叫做“玩耍就是心灵的外语”。

 

 

孩子带着他的个体人格基底进入到沙盘游戏中,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将滋养的力量重新灌注他的人格基底,实现人格的发展。

 

他们可能会在沙盘中重现自己在共生期时的固着,比如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也可能会进入无意识的疗愈之中,在咨询师提供的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获得自愈的力量。

 

这个过程不是通过面对面对话、教育实现的,而是用沙子、水和沙具把头脑中的意象创作出来,让孩子潜意识里的一些内容得以浮上意识中来。

 

可塑、百变的沙子以及各色各样、充满童趣的沙具,帮助孩子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去诉说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很符合他们习惯的叙述方式。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类型、充满孩子个人特色的沙盘,它们经由咨询师的解读,能够体现出孩子当下的内在感受,与孩子的内在进行链接。

 

 

像安全感不足,这种因心理任务没有完成产生的行为模式的固着,会通过持续稳定的沙盘疗愈逐渐得到恢复。

 

另外,孩子成长中其他的一些问题,如情感问题、攻击行为、适应问题、学习困难等以及多动、胆小、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都适合用沙盘游戏的方式去解决。

 

随着沙盘游戏的进程,孩子的自我功能、创造力会逐步发展,孩子可以学会更合理地表达情绪,进行积极的探索。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