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总把事情搞砸的原因:不是粗心、不是没能力,而是......

武志红主创团 38阅读 0评论

作者 | 和小畏

责编 | 陈轻轻

 

 

最近和朋友聊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有两个认识多年的熟人A和B。

 

A做事总是很亢奋,很着急,好像很有决心,可结果却常常烂尾,许多计划拖了近10年也没做成。

 

而B则是做事则不慌不忙,没有很强烈的决心,但就是脚踏实地地做,不知不觉间做成了许多事。

 

为何会有如此区别呢?

 

我想起最近刷到的一个高赞视频,当中讲了A这类人的困境——

 

人们常常对于在做的事情都急着想要一个结果,

 

对于不确定的事感到焦虑懊恼,闪过一个念头就期盼下一秒得到解决,否则就心神不安。

 

因此,建议大家培养「对事情悬而未决」的耐受度——

 

“我们要允许事情进入灰色地带,这是一种放任的能力,是一种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接受一切不受自己可控的能力。”

 

确实,当我们越是心急,越会患得患失,妄想掌控一切,更易导致事情搞砸。

 

与之相对的,是一个人面对未有结果的事时,依然能保持从容和耐心,往往这样也更能做成事。

 

而这种能力也并非一下子就能培养出来。

 

今天的文章,我将通过4个步骤,教你提升对事情悬而未决的耐受度。

 

 

对「神奇的改变」祛魅

 

 

人们总渴望事情立马有结果,首要原因便是对「神奇的改变」存有幻想。

 

比如——

 

我一减肥就能很快瘦下来;

 

我一学英语很快就能对话;

 

我一做生意就能赚很多钱......

 

幻想着只要一做,就立马能得到正向的反馈或结果。

 

或许有声音会质疑说:就是有人一做就成呀,我怎么就不能这样期待自己呢?

 

确实,一打开大众媒体,我们就能看到许多人的人生似乎格外顺利。

 

他们做事总能轻易取得成果,自己讲述起来时,也是云淡风轻的样子。

 

但我想说:这些神奇的变化,往往只是表象。

 

 

分享一段我自己的经历。

 

过去我有7年多的烟龄,有时候一天要抽一包,也算是不小的烟瘾。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说要戒烟,身边的烟友都不相信,因为大家清楚这玩意不可能说戒就戒。

 

而现实是,我很自然而然就戒了,这个过程没有反复,也几乎没有痛苦。

 

他们很疑惑,误以为戒烟很容易,于是也有几人来效仿,可结果都失败了。

 

实际上,我看起来戒烟顺利,内在其实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活动。

 

那段时间我正处于工作的低谷中,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也没有进展,自我厌恶的情绪几乎到达顶峰,而且还大病了一场。

 

躺在床上时,我一直在想:该做点什么,才能让我更喜欢自己多一些呢?

 

那时的我工作、收入都难有突破,也没力气运动,唯一能想到的事,便是戒烟。

 

所以,戒烟成了我那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的决心极大。

 

一下子不抽烟当然会难受,

 

但相比于难受,我感受到更强烈的是靠近理想自己的欣喜,于是,很快很自然就戒掉了。

 

旁人误以为我超有毅力和行动力,而实际上,我做别的事依然是慢吞吞,反反复复的。

 

网上那些「神奇的变化」也是类似,往往是一个人内在已经做了大量充足的准备,

 

而旁人只看到他最后那临门一脚,便误以为他能一步到位地改变。

 

当然,也有许多神奇变化是夸大后的结果。

 

现实中,想要做成一件事往往无法一蹴而就,反反复复折腾才是常态。

 

诚然,光是祛魅还不够,想要提升对悬而不决的耐受度,需要我们更深地觉察内心。

 

 

事情没做好≠你整个人不好

 

 

有的人做事时没能立马得到好的结果,就会坐立不安,浑身难受。

 

这时,哪怕旁人告诉他别急,放轻松些,可还是难以平复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常这背后隐藏着两种刻板认知:

 

1. 这件事没做好=我不好

 

2. 这件事搞砸了=我完蛋了

 

来访者小柳便是如此。

 

她有段时间刚被上一家公司辞退,整个人非常挫败,不久后入职了新公司,经理一开始便从简单的工作开始安排给她,让她一点点熟练。

 

这本是熟悉工作的好时期,可她每天都工作得非常浮躁,对于基础的工作没耐心去练习,

 

总想着自己在试用期就做出点过人的成绩,来获得大家的认可。

 

而由于她精神过于紧绷,结果还是出了错。

 

她惊恐万分,在咨询里沮丧地说道:“怎么办,我又搞砸了,这工作又保不住了......”

 

实际上,经理并没有说要辞退她,可小柳已经认定一切已经无法回头了。

 

说到这,我也察觉到她做事容易着急的真正原因。

 

表面上,小柳无法耐受事情悬而不决的状态,而实际上,她心底里面就认定曾把事情搞砸的自己是糟糕的、没价值的、注定完蛋的。

 

她真正无法耐受的是「我不好」、「我要完蛋了」的状态。

 

生活中,许多做事易着急的人往往也会有类似的观念。

 

一旦事情没做好,就会认为是自己整个人不好,于是感到极其痛苦,

 

紧接着,便想要赶紧证明自己是好的,所以再做一点事,就立马想要看到结果。

 

可越着急,就越容易搞砸,然后更认定自己是糟糕的,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此,我想告诉你:

 

人是人,事情是事情,一件事做得好不好,只代表这一次发挥的情况,它不能等同于你整个人的价值。

 

即使你想要通过反思去进步,也不该去否认自己整个人,而是去看事情中,具体那些细节需要调整。

 

当然,想要扭转观念是需要过程的,需要在做事时一次次地提醒自己。

 

我的建议让小柳有所调整,不过她也依然有困惑——

 

“我自己能理解自己,可万一身边的人不理解,依然把事情结果作为判断我们价值的标准,那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就需要我们学会辨别外界的声音了。

 

 

筑起界线,过滤外界的声音

 

 

如果留意身边你会发现,「着急」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或许你本来是一个淡定的人,但如果长期和容易着急浮躁的人打交道,那么自己也会在不经意间变得不安起来。

 

小D是一位妈妈,前两年孩子因为抑郁休学,她开始意识到原来的教育方式过于着急了。

 

比如——

 

辅导孩子作业后就希望他下次再也不犯错;

 

给他买了学习资料就希望下次考试能进步......

 

这些期待可以理解,但因为她总希望立马见到成效,使得孩子的内心被高期待压垮。

 

后来,小D开始学习心理学,也试着去调整,不再逼迫孩子。

 

不过,很快她发现了新的问题。

 

当小D开始尊重孩子的学习成长节奏时,身边的人开始坐不住了——

 

长辈会说她:“孩子抑郁你还管这么少,以后更严重怎么办?”

 

朋友会说:“都快期末你还不督促他复习,考砸了怎么办?”

 

网上的「专家」会说:“周末你允许他睡觉看电视,被别的孩子弯道超车怎么办?”

 

小D意识到,尽管自己试着耐心下来陪伴孩子,可外界会有许多声音侵蚀进来,试图催促她和孩子,得抓紧、再抓紧。

 

这一刻,她也更加明白为什么过去总会控制不住地催促孩子。

 

其实,着急、焦虑的情绪之所以越来越普遍,也是因为现代人生活的环境里,越来越多这些催促的声音。

 

我告诉她,这是一份很好的觉察,当发现有些声音会扰乱我们的内在秩序时,就该提醒自己:

 

“不必把这些话当真,尊重自己的节奏。”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每个人,去学会识别外界那些不适合自己的声音,过滤掉它们,从而换回内心的秩序。

 

 

 

你是谁,你要过怎样的生活?

 

 

最后,还有一个最为核心的方法: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

 

当自我有了重心,内核便会更稳,不再容易着急浮躁,也不易被外界所扰乱。

 

每说到这,我都会想起潘展乐的采访。

 

他在巴黎奥运会的比赛上取得多项奖项与突破,一下子得到了巨大的关注,也收获了大量粉丝。

 

而在采访中,面对记者的褒奖和犀利提问,他都表现得非常从容——

 

记者:“人们给你起了「飞鱼」的外号,你怎么看?”

 

潘展乐:“称号是别人起的,人生是自己的,不用关注。”

 

记者:(过去听到别人说你水感、意志力不是最好的)你会反弹吗?

 

潘展乐:不会,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呗,我努力只有我自己知道,又不是他们知道。

 

 

记者:如果没取得成绩,是否会沮丧呢?

 

潘展乐:当然会,不过这也会提醒我哪里做得不够,得继续练。

 

巴黎奥与会过去没多久,他就把自己的粉丝群给解散了,原因就是想回归到训练里,不想被别的事打扰。

 

潘展乐朴素的言行之间,无处不透露着深深的从容,

 

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专注于眼前的每天的训练,而不是被结果和外界的声音所牵动。

 

这样的状态,就如庄子所说的: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如此,人才能把注意力回归到自己身上,变得更加专注、有动力和抗压力,

 

从而不再患得患失,总执着于外界的评价和成果。

 

我们面对生活亦是如此,

 

当你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时,心便有了方向,它会指引你当下的生活。

 

而当你专注于眼前,活在当下,内心也会变得宁静而又力量。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真正的改变,往往发生在允许自己“慢慢来”的时刻。

 

如果你渴望走出“着急-失败-更着急”的循环,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提供专业支持。

 

心理咨询师陪你探索困住自己的议题,打破焦虑循环,在不确定中建立内在安全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节奏。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