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家庭氛围

武志红主创团 10万+阅读 2评论

作者 | 武志红
编辑整理 | 阿懒莫
责编 | 陈轻轻

 

 

在心理学中,边界问题,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我们的家庭中之所以有很多伤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边界是混乱的。

 

它不仅模糊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与责任,更在无形中剥夺了个体成长的力量。

 

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家庭中常见的3个边界问题。

 

 

地理边界:你的房间,谁说了算?

 

 

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确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这是一种本能的 “领地意识”。

 

比方说,这是我的房间,这是我的抽屉,由我说了算,你不能随意闯入与干预。

 

可以说,地理边界是我们最外化、最直观的自我象征,它支撑起一个人内在的安全感与自主感。

 

而在边界混乱的家庭中,最先被破坏的,往往就是我们的地理边界。

 

一位在读大学的女孩说,家里搬了新的房子。

 

但关于她卧室里的床要怎么摆放,与妈妈发生了不一致。

 

在过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妈妈说了算,女孩都听妈妈的。

 

但那一刻不知道怎么地,女孩的劲儿上来了,就是要和妈妈较量。

 

两人从中午争执到了晚上,女孩崩溃大哭。

 

正巧这时,妈妈的一位朋友来家里探望,看到这个场面很是惊讶。

 

朋友就对女孩妈妈说:你女儿都已经读大学了,她房间里的床怎么摆,你干嘛非得要管呢?就让她自己来吧。

 

这场关于床的摆放之争,表面上是家具位置的分歧,本质上却是对“主权”的争夺。

 

女孩争夺的不是一个空间布局,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基本权利。

 

最终,在外人的帮助之下,女孩人生中第一次赢了妈妈。

 

类似的故事在咨询中并不少见。

 

比如,有的孩子进入初高中后,依旧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甚至睡一个被窝;

 

即便成年了孩子的房间门也是不能上锁的,父母随时都可以不打招呼地闯进来。

 

当父母长期忽视或入侵孩子的地理边界,无形中传递的信息是:

 

你是我的附属品,你的空间、你的意志都属于我,你不需要独立的自我。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一个没有地理边界的孩子,可想而知他的身体边界、心理边界也将不断遭到入侵,难以发展出完整、独立的人格。

 

 

 

心理边界:

你守不住的边界,身体在替你承受

 

 

如果说地理边界的入侵,是一种外在的失守;

 

那么心理边界的入侵,则是一种内在的侵蚀。

 

比如,原生家庭里最常见的心理边界不清是:

 

父母将自己的焦虑或无法面对的课题,转嫁到孩子身上。

 

最后变成,明明是父母的人生,却得由孩子来负责。

 

有一位母亲,长期将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困境,归咎于女儿的存在。

 

“我本来不想跟你爸在一起的,如果没有你,我早就可以离婚了。

 

但有了你之后,我就没办法离婚了,所以都是你让我没有自由的。”

 

这位妈妈多年如一日的对女儿宣泄情绪。

 

女儿不仅没办法拒绝,还严重地接过了妈妈制造的这份内疚感。

 

她发自内心地相信:妈妈的不幸,真的是自己造成的。

 

女儿的心理空间,被妈妈投掷地焦虑严重压缩了。

 

守不住的心理边界,最后就会由我们的身体来承担。

 

这个女孩身上就有着严重的驼背、鸡胸,身体呈现出一种往内缩的状态,并且个性极其自卑。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身上的“死能量”太多了。

 

后来有一次,我和这位妈妈聊起这个议题。

 

我问她:请你好好地想一想,当初选择结婚生子不是你的选择吗?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你可以选择离婚,你能够做得到吗?

 

她后来认真思考后说:做不到。

 

虽然对自己老公很不满,但更害怕离婚后一个人孤独地待着。

 

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理论叫,课题分离

 

即,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

 

显而易见——

 

是否要维持婚姻,是父母自己的人生课题。

 

养育孩子,也是父母自身选择带来的责任。

 

但当父母反复向孩子倾诉“都是为了你,我才这么辛苦”,

 

甚至以此作为指责或控制孩子的筹码时,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强行将自己的课题,抛给了孩子。

 

当家庭中出现边界的混乱,孩子就会被迫背负双重重担

 

既要应对自己成长中的难题,还要扛起父母的人生重量。

 

就像背着别人的行李徒步,走得越久,越容易失去前行的力气。

 

 

 

金钱边界:

守不住自己的钱,人就无法坦然强大

 

 

很多人不能够发展自己,恰恰就来自于边界没有被尊重。

 

其中,金钱边界,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象征。

 

我有一位来访者,人很聪明,重点大学毕业,专业热门,形象也很好。

 

按理来说,她应该发展得不错。

 

但在毕业3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她很惊讶地发现,自己是班里收入最少的一位。

 

其他同学收入都已经过万了,而自己还停留在三四千的水平上。

 

她感到非常难受,为什么只有自己成长得这么慢?

 

后来在咨询之中,才慢慢挖掘到其中原由。

 

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位大学生。

 

爸爸曾多次和她们兄弟姐妹几人说过:我和你妈老了,哪个孩子最有能力,以后我们的养老就靠他了,我就搬过去一起住。

 

爸爸不仅有这样的要求,并且他还是一个严重的控制狂,家里一切都得围着他转,

 

甚至有时候为了控制你,可以闹到世界天崩地裂。

 

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要承担起整个家的责任,还要和父母住一起,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心照不宣地,几个孩子都不敢发展自己。

 

而女孩作为家里仅有的一个大学生,不仅没有发展自己赚钱的能力,还会常常生病。

 

这背后其实就是:恐惧强大,害怕承担责任。

 

当一个人无法决定“我的钱我怎么花”并且还要背负他人的人生时,他就会下意识地停止自我生长。

 

毕竟没有人希望,努力发展自己,最终只是为了成为一个最有价值、最有用的被剥削对象。

 

不能维护自己利益的人,就无法坦然强大。

 

或者说,边界的丧失,会使很多生命力被吞噬。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让自己发展出挣钱的能力,首先就得维护好金钱的边界。

 

 

边界意识:

不是疏远,而是为了更好的亲密

 

 

边界的对立面,不是亲密,而是共生。

 

一旦我们不尊重边界,就容易进入到共生关系中。

 

共生着的家庭氛围,就像一锅浓浓的,化不开的粥,谁喝了都得消化不良。

 

当这锅粥能被“梳理”成各种清晰的感受时,大家就可以消化了。

 

所以,边界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为了“我们更好” 。

 

作为父母,需要有意识地对孩子传递——

 

这是你的房间,该由你说了算;

爸妈婚姻不幸,不是你的责任;

家里经济压力,也不该你一人承担。

 

而作为孩子,也需要去辨识——

 

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父母是否过好这一生,首先要为此负责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我。

 

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伴侣关系,或是其他重要的关系。

 

当边界清晰了,人才会变得轻松自在,即可以更好地享受亲密,也可以坦然的强大。

 

毕竟,好的关系,从来不是不分你我,而是 “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

 

如果你面对个人成长等有困扰,渴求得以梳理和强有力的支持,一次,不妨从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咨询服务开始——

 

在这里,你能充分地倾诉和表达,咨询师陪你一起面对你当下的成长课题,梳理脉络,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向。

 

这一次,看见自己,开启你的心理咨询之旅吧~

 

点击下方卡片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

 

作者: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南京武汉9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