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夏天,在我工作的大学,大部分同学毕业、工作、远行,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也有少数的人滞留、倒下,生活陷入停滞。
人到中年,当我和身边的朋友交流时,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压力和无奈的事情,我们身陷其中,就像陷入了沼泽地,动弹不得,越挣扎陷得越深,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
看到这些情况,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想谈谈一个问题,就是在你感觉人生已经停滞、衰退,在家庭关系、职业发展等各方面都陷入僵局、死局时,如何恢复力量、重启人生的问题。
以下所述的“朋友”或者个案的故事,已征得个案同意或去隐私的处理。
一、拖住我们人生的那些事
我看到的身边的朋友的人生陷入僵局困境的情况有各种各样,比如,
一位学霸学生的妈妈,孩子本来是全家人的骄傲,却逐渐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产生抗拒,不愿意去学校,成绩大幅下滑,妈妈软硬兼施,毫无成效,觉得天都变灰了;
一位在大厂工作的“白骨精”,和上司的关系总是不顺,觉得得不到领导的关注和认可,辗转换了几家公司总是这样,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若升不到管理层,职业前途和稳定性都有风险,深感忧虑;
一位中年女士,每次回家看父母时,都是平静地去、哭着回,回来后要抑郁许久,父母已是风烛残年,但仍然极度重男轻女,她出医药费、陪住院,弟弟不出现,可父母还是会惦记着弟弟,对她冷漠忽视,她觉得父母见不得她的高兴和好事,会明里暗里的要毁掉她,她面对他们的时候有深深的恐惧感;
一位刚刚退休的职场精英,退休金一下子变得很少,但弟弟好几年领不到工资,一直需要他接济,弟弟的孩子还要结婚,老母亲需要照顾,他自己也需要跑医院,压力看起来无穷无尽,他常常感觉很焦虑,曾经最长一个月时间睡不着觉,免不了怨恨他们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扶不上墙?
……
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像孙悟空被压在了五行山下,动弹不得,往前看前路灰暗,往后看是万丈深渊,身心都在往下滑,似乎要跌入万劫不复的可怕境地。
二、你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在焦虑恐惧之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是什么原因让人生的路越走越沉重、越来越往下走呢?
在我自己经历了漫长的中年危机、创伤事件,连滚带爬地走出来的过程中,我发现出口并不在我们通常以为的地方,而是在意想不到的、相反的方向。
我先要说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是进入到了这种僵局当中呢?以下是信号:
1.你用尽了所有的努力和力气,但你的现实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甚至还在进一步恶化;
2.你的周围没有能够支持你的人,而充满了需要你的人,比如孩子、父母、伴侣、上司、客户,他们需要你的钱、时间和爱;
你心力交瘁,已经快要倒下,但他们好像都看不到,甚至还在埋怨或怨恨你给他们的不够,甚至还会攻击你、或明或暗地报复你。
这种情况有点像我们常会看到的说法“噩运”、“时运不济”,人本能地想要摆脱、走快点、穿过去,而为此所花费的钱和精力,基本都会打水漂。在其中挣扎得越久,就消耗得越多,让走出去的可能性越加渺茫。
那个意想不到、相反的方向是:停下来,安静地待一会,哪怕泥浆就要淹没嘴巴,也先暂且放下,什么也不干地待一会。
就像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时空中,你慢慢地回过神来,忽然才发现:你背上居然还背着一个大包!脚上还穿着一双又笨又重的鞋子!你懊悔地自责,为什么没有早发现,居然背了这么久,让自己进入这个险境!
这就是当你平静下来、认真地审视你的处境时,你常会发现的第一个事实:你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而这个负担其实由来已久:
也许从小时候起,你就得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时时观察妈妈的表情,是阴天还是晴天,做什么能让她高兴,以免她数落你、说不要你了,或者她会歇斯底里地大哭,你害怕父母会离婚,你会失去家;
也许在学生时代,你努力地学习,想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陌生的新环境里有种种不适应,还遭遇过校园霸凌,最终承受了种种不易,考上了一家还不错的大学,进入了一家还不错的单位或公司;
也许在生养小孩时,你想要给他充分的爱与自由,你所没有得到的物质条件,你都想要给他,你努力买学区房,给他报兴趣班,你想让孩子过和你不一样的人生;
也许你把工作看得很重,它是你维系经济来源、自我价值感、社会地位的最重要的途径,你小心翼翼地维系和下属、同僚和上司的关系,晚上和周末也常常在工作中,领导的赞赏让你充满干劲,领导的批评让你灰心丧气;
也许你身上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家乡的邻居说你家孩子在大城市多么有出息,他们脸上有着抑制不住的笑容,你对他们总有一种责任感、内疚感,想让他们过得好、活得不那么苦,你给他们钱、寄东西回家,心里想苦一苦自己没关系,因为自己还年富力壮;
也许你在朋友圈里是一个积极、热心的人,有人遇到麻烦时,你会花钱、时间和资源去帮助他、开导他,朋友们也经常会向你诉说他们的焦虑和担忧的事,你会为他们不会场合时间的诉苦而有些难过,但也觉得他们需要你让你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你一直都很努力、用力,在某些方面看也获得了回报和认可,但不知何时,你走入了湍流中央、沼泽地中,你陷入了困境!
在你自身难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你发现你已经背不动那么多人的需要和期待,来自父母、孩子、朋友、上司!
原来长期以来,你所背负的担子已经太重,早已超出了你的承受力。你原以为你是能扛起来的,但现在发现,其实你是扛不起来的,能扛起来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幻想。
这真的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甚至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现!
我们并不容易发现这一点。
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看起来光鲜的东西充门面,身边也会有一些人的陪伴和支持,支撑着我们的东西会有学历、工作、收入、家人等等,但在人陷入困顿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不再有用,他们会脆弱得像纸一样一击即破;当我们踽踽独行的时候,会深刻的体会到孤独、脆弱、无力感,发现自己并没有以前以为的那么厉害。
三、背负重担的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的原理上来讲,大致有这么几点原因:
1) 全能自恋的锅
现在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很多关于NPD的内容,大家对此的了解已经不少,其实我们很多人身上都会有全能自恋的味道,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病,或者是心理缺陷,而是我们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
就像我们看一颗树,它的树身上可能有疤结,如果我们截断树身,它里面会有一圈圈的年轮,展示着某个时段是营养丰富还是贫瘠,或者遭受过什么自然灾害。对人来讲,所获得的心理营养,照护和爱是否够、质量如何,在人格发展上也留下了痕迹,一些被称为全能自恋的表现,比如说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追求完美和超出一般的成功,极其渴望获得别人的赞美和认可,以及希望自己能控制一切等。
全能自恋是一种对自我的夸大的认知和感觉,这自然会容易让我们背上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负担。
2)“小大人”的祸
“小大人”指的是那些在心理上过早成熟,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大人”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孩子,他们表现出独立、负责、甚至操心等成年人特征,但内心其实并没有长大,而是依然需要依赖和被照顾。
如果父母是全能自恋的,或者是不成熟的、依赖的、不够负责任的,孩子就可能被迫成为“小大人”,要去考虑父母的情绪、照顾父母的情感、满足父母的需要,就像用一幅小小身躯挑着一幅重重的担子,是撑着的、憋着劲的,这是一个虚假的自我。“小大人”长大后也会过于承担责任,承担他实际上背负不起的责任。
3)共生关系的果
在早期的母婴关系和热恋期的情侣关系中,会有一种健康的心理上的“共生”关系,就是两人不分你我、合而为一;而在其它时候,两个人在心理上像一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共生”关系。
在不健康的心理“共生”关系中,某一方可能过度承担责任,比如过度付出、控制欲强、或为他人过度操心,而另一方则可能过度依赖,甚至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
以上这几个原因常常还是并存的,无论如何,过于承担责任所导致的耗竭、停滞,大体上是迟迟早早都会来到的。当你意识到你所背负的担子已经太重时,你也需要警惕,也许你会有以上所说的原因,需要深入地探索一下,否则总会治标不治本。
四、经常背负的几个重担
我们身上背负的、超出自己能力的负担有那些呢?
父母不会因你而改变
和父母的关系及其对一个人心理上的影响,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童年和父母的关系中没有得到情感满足的人,长大后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期待改变父母,获得他们的认可,可是要改变别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我想起C的故事,她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考上大学的,她父母的关系很差,在他俩爆发冲突时,妈妈就会离家出走,并向C倾诉委屈和痛苦。
妈妈经常说她想要和爸爸分开,C很想让妈妈过得快乐,她会给妈妈很多钱、带妈妈出去旅行,给妈妈寻找住处,但她发现妈妈在行动上并不积极,在一次次和爸爸激烈的冲突之后,妈妈又会回家,继续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直到下一次矛盾爆发、出走,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C安静下来仔细观察,才发现妈妈原来并没有那么想离开家、离开爸爸,她终于明白,自己并不需要那么积极地管妈妈的事。
妈妈在用她的悲情和痛苦获得C的关注和照顾,C也在用照顾妈妈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家中最有用、最有价值的小孩、是比哥哥更有用的孩子。C想让妈妈快乐、独立,可这终究只能是一厢情愿,好在C终于明白了这一点,不再纠结于父母的关系,而是转过头来发展自己。
C本来最关心的是职业发展上的困扰,她和上司的关系总是磕磕绊绊,她总想在上司和同事的身上获得情感的满足,感觉得不到关注时情绪就起起伏伏,工作也患得患失、进退失据,在工作中少有自信和价值感,这些都使她在职业发展上不太顺利。
当C放下对妈妈的负担时,她更多聚焦于自己,内在渐渐有了力量,情绪变得稳定,她和上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沟通变得顺畅,能情绪平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段时间以后,她被提升为管理岗,她的职业理想终于实现,体会到了坚实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
C在婚恋、生孩子这些事情上,也会有一些障碍,比如恐婚恐育等。因为做“小大人”的人自己是很辛苦的,所以会觉得生养孩子压力山大,对要不要生孩子的事就很矛盾和犹豫。在她突破了职业发展的瓶颈后,和伴侣的关系变得轻松和亲密,对生孩子的畏惧心理也变轻了。
许多人心中都有背负父母、改造父母、拯救父母的愿望,这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日积月累就变成了沉重的大山,让我们寸步难行。在放下这些负担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找到自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我还会想起D的故事,D某次想象妈妈是待在地狱里的,自己想把妈妈背出去,在攀爬一座陡峭的山峰,岩石锋利自己在流血;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觉得自己应该放下妈妈,让妈妈自己往外爬了。
在D“放下”妈妈的时候,妈妈也有了变化,在D回家时,妈妈不再追着问他要吃什么,不再跟随他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眼睛像追光灯一样总是放在他身上,这些曾经让D心烦意乱、一回家就烦躁,然后快快地逃走。现在妈妈可以放开D去干自己的事了,D感觉在家里可以自在地待着了,家终于变成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如上所述,和父母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会反应在方方面面,职业发展、婚恋、生育等,会或轻或重地导致人生的停滞。
你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闲聊间谈到孩子,发现大家普遍都很担忧,以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恐怕进不了什么好的大学、好的公司!
作为凭自己努力到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父母,本来希望孩子不要吃自己吃过的苦、走自己走过的弯路,就想给孩子创造各种条件,让他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将来,所以也会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支持上各种兴趣班和培训班等等,但越来越发现,孩子不见得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孩子并未自觉地追求成为学霸,甚至心理健康上都让父母捏着一把汗,K12、大学、工作,似乎关关都不容易过!再想到AI带来的变革和冲击,每个人似乎都不确定未来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过去的经验已不适用,未来的方向没有明朗,想到父母对自己的人生指引曾经多么地过时,现在轮到自己,也一样地不确定和彷徨。
这时才发现,我们以为能给孩子规划出一个未来,但实际上并不可以;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任务和问题,我们对此完全无能为力;他们的时代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也无从知晓。这时不禁想起一位作家曾说的话:“父母的爱就是得体的退出”,只能让他自己去走,无论他会遇到什么!
B的孩子在休学中,有一次想起孩子的未来,他不禁压力山大,他说“等到我有力气把孩子撑起来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30岁了,那怎么办呢?”,因为我们的关系已经很稳固,他知道自己有全能自恋的部分,于是我问了他一句话“你是不是又在过度地承担责任呢?”,他恍然大悟,那份担心和焦虑也随之放了下来。
本来因为孩子休学等的问题,B的生活已经摇摇晃晃、站立不稳 ,从早到晚都处在焦虑当中,惊惶恐惧,甚至觉得自己活着也没有了什么意义。在他一点点放下对孩子的重负时,他有了越来越多的平静时刻,渐渐能感受到快乐,有时还感觉人生是幸福的;他和孩子相处时的弹性空间更大,虽然他越来越轻松,却越来越能给到孩子想要的陪伴、支持和安慰,这对孩子的心理恢复是有益的。
你碎了,对世界毫无影响
有一次我想结束一段重要的关系,之前有很多犹豫和纠结,到最后做了一个最终的决定时,我感觉到了强烈的痛苦,这个痛苦无法躲避、排解和被抚慰。在这个时候,我感觉到自我碎了,万念俱灰、心如死灰。
随后,我发现了一件让我诧异的事情:我碎了,但对世界毫无影响。雪花无声地飘落在街头,路人井然有序地出入地铁站,我的碎裂和雪花一样轻薄,无声无息。
原来我对于别人、对于世界是如此地微不足道!
那一刻,我残存的全能自恋碎了;我的一部分碎了,但我还活着,我变得普通、微小,一点都不高大上,但我发现自己也是可以活下来的。我是普通的,别人也是如此,而这本来就是真实、客观的状况。
这是一个痛苦的时刻,却是一个朝向自由的转折点,由此我习得了我不必为别人背负重担,别人也可以对我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我不再会被关系所捆绑和束缚,不再过度悲伤和沉溺于失去的关系,我终于比较完整地从与他人的共生关系中脱离出来,能轻盈和快乐地走自己的路,我终于有了完整和独立的人格。
这个过程也可以用佛家所说的破“情执”来理解,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自由和释放,在释放的一瞬间,我才发觉过去我人生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情感上,各种各样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等,为维系关系而过度地消耗自己,为关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感觉受伤害,那现在能放下自己心中的负担,一下子就多出了一半的精力,变得很闲,可以去干其它事了。
当我们放下重负的时候,我们会越来越轻盈,逐渐地能重启人生。
当我们放下这些重负的时候,也意味着我们不断地破除了全能自恋,从“空心”的“小大人”逐渐变为“实心人”,也是在不断地脱离不健康的共生关系,拥有独立的人格、坚实的自我,这样我们真实的力量和承受力会变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心身皆安然的状态;我们和自己、他人的关系都会变得轻松和舒服。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脚踏实地,尊重客观现实,也接受自己的无能之处,会有一个合理的目标,能够接受一点一点地投入具体的事,把事情逐渐做好。
在投入与事物和人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会体会到自己的活力、快乐、热情,它并没有那么诱人、宏大或者理想,但它们是真实的自己和生活本身,是可以过下去的、值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