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原来童年早有暗示

武志红主创团 10万+阅读 1评论
作者 | 天雅

 

 

 

 

 
我的朋友茉莉快40岁了,至今单身。
 
这些年,她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结婚,去了不少相亲派对。
 
期间,她确实认识了几位心仪男性,也尝试交往了一阵子。
 
可真正相处下来,却发现对方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脚踏两只船的,有患情绪障碍的,有欠一屁股债的……
 
总之,都不是适合结婚的对象,只能无奈选择分手。
 
茉莉告诉我, 当初一起去相亲的姐妹,后来都成了,唯独她这么多年还单着。
 
茉莉的经历,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
 
她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反复爱上「错的人」?
 
半年前,陪同茉莉参加一个相亲活动,见证了她跟一名陌生男子互动的过程,我找到了答案。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在活动的自我介绍环节,其他人都正常地介绍自己。
 
唯独男士A,不仅介绍了自己,还讲述了自己被前女友劈腿的经历,甚至还当场痛哭起来。
 
当时,茉莉立刻递过去一张纸巾,温和地安慰A。
 
活动结束后,两人相互加了微信。
 
不久后,茉莉告诉我,她跟A恋爱了。
 
我听了很惊讶:
 
“他完全没从上一段恋情的伤痛中走出来,根本不适合谈恋爱呀。”
 
“可他现在很虚弱,需要我的陪伴、安慰和守护。”茉莉反驳道。
 
事实上,
 
内心伤痕累累的A,根本回馈不了茉莉同等的爱与关注,反而还给茉莉带来了痛苦与内耗。
 
两人恋爱没多久,茉莉便发现:
 
A是一个对亲密关系极其回避的人,经常行踪不定,习惯性撒谎。
 
比如,
 
他会瞒着茉莉,突然跑去外地出差;
等茉莉追问时,他会显得很不耐烦;
且说话前后矛盾,明显听出在撒谎……
 
被忽悠的次数多了,茉莉感到很崩溃,后来实在受不了,只能选择分手。
 
因为感觉自己「被需要」,所以义无反顾地跟A走到了一起——
 
这是茉莉对A无私的“爱”,也是她反复爱上「错的人」的缘由。

 

 

 
 
尽管在理智上,茉莉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离开了A。
 
但在情感上,反复受伤所带来的疼痛,依然是存在的。
 
某天夜里,茉莉突然联系我,跟我聊起她的相亲经历。
 
“总是遇人不淑真心错付,你说我到底是命苦,还是眼拙呢?”茉莉问我。
 
当时我隐约感觉到,在亲密关系上,似乎有一些情结正在阻碍着茉莉。
 
但我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结。
 
后来随着进一步深入探讨,我才终于找到了问题答案:
 
在亲密关系中,茉莉反复爱上「错的人」——
 
既不是因为命苦,也不是因为眼拙,而是缘于 她跟父亲关系的重现。
 

 

在茉莉很小的时候,父亲做过一次大手术,身体机能下降,无法干重活。
 
从那以后,外出挣钱养家的任务就落到了妈妈头上。
 
由于妈妈经常不在家,每当父亲感到失落沮丧,就会转向女儿寻求安慰:
 
他会向茉莉呻吟身体的疼痛,抱怨妻子的冷漠,甚至还会冲茉莉发脾气。
 
每当这个时候,茉莉都会感到很痛苦——
 
一方面,她心疼父亲,不想让父亲难受;
另一方面,她害怕父亲,不敢忤逆父亲。
 
为了不让父亲陷入情绪崩溃,并维持跟父亲关系的和平共处,
 
她只能像个“贴心小棉袄”一样安慰父亲,疏导父亲的坏情绪。
 
时间长了,她逐渐衍生出一种“技能”——
 
能够非常敏感地觉察到他人(特别是异性)的情感需求,并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回应。
 
带着这个“技能”长大后——
 
她常常会很容易被身体或心理有创伤的异性所吸引,
 
并基于被需要感的驱使,不断牺牲自己去满足对方。
 
那是她熟悉的感觉,也是她从小习得的跟异性(父亲)构建亲密关系的唯一方式。
 
但这样的关系并不和谐,因为那些心理有残缺的男性,无法回馈茉莉同等的关爱。
 
就这样,茉莉在亲密关系中不断付出、不断被消耗、不断受伤害,着实令人心疼。

 

图片

 

 

 
 
在现实家庭中,那些跟茉莉有过相似经历的孩子,不在少数。
 
特别是在一些父母关系不和谐、或父母一方经常缺席的家庭。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父母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很难从配偶身上获得,
 
当父母无法承接这部分情感缺失时,便会不自觉地转向孩子寻求安慰:
 
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小配偶”,向其诉苦抱怨发牢骚,索取情绪价值。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力量,并心甘情愿地成为父母的“小配偶”。
 
但代价却是:孩子无法好好地做一个小孩。
 
身为一个孩子,他本该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爱的滋养,助力他活出自我,活出丰盈的生命。
 
而如果父母自身太过虚弱、心理失调,将孩子视为“小配偶”角色,
 
将会无形中掠夺孩子童年该有的安全感,剥夺孩子自由成长的权利。
 
从心理学角度看,它其实属于对孩子的情感虐待与剥夺。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赋予这样的角色,长大后便可能会像茉莉一样,
 
一遍遍被情感缺失的异性吸引,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消耗,不断受伤。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孩子不敢长大。
 
比如我的一名男性朋友F。
 
F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父母离异。
 
他跟妈妈一起生活。
 
妈妈很宠爱他,也很依赖他,常常在他面前诉苦,讲爸爸的坏话。
 
他认同了妈妈,觉得妈妈很可怜,并认为爸爸很可恶。
 
他很懂事,也很心疼妈妈,经常替她分担生活的烦恼。
 
长大后,他开始交往女朋友。
 
每次把女孩子带回家里,妈妈都会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抱怨女孩子不尊重她。
 
每当这个时候,F都会为了顾及妈妈感受而选择分手。
 
如今年近40的F,依旧未婚,依旧跟妈妈生活在一起。
 
因为妈妈太虚弱,太需要他了,所以他一直不敢离开妈妈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看到这里,难免会令人感到些许伤感与无力。
 
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想拥有一对成熟的父母,在富足的爱与保护中度过无忧的童年呢?
 
但偏偏,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父母,都难免存在局限,时常需要我们反过来替他们操心。
 
我们不想像茉莉一样,一次次爱上跟父亲相似的虚弱男性,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消耗不断受伤;
 
我们也不想像F一样,为了照顾虚弱的母亲,一次次牺牲自我的成长,放弃追求幸福的权利。
 
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可以尝试走第三条路:
 
与父母分离,与自我连接。
 
它存在2个步骤:
 
① 区别自我与父母。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的成长经历跟茉莉和F有些类似:
 
从小父母离异(因父亲出轨),我跟随妈妈生活。
 
在妈妈的抱怨声中,我一边心疼妈妈的艰难,一边怨恨父亲的自私。
 
长大后,我谈过几次恋爱,过程都不顺。
 
回顾那些年我的恋情,会发现一个规律:
 
我经常会爱上跟父亲相似的男性,结果总是被欺骗、被背叛。
 
当时我完全不理解发生了什么,这是什么导致的。
 
直到后来学习心理学,不断自我觉察,我才理解:
 
这是我对父母的无意识忠诚。
 
通过爱上跟父亲相似的男性,试图去感化他们,改变他们;
 
仿佛一旦成功,我就可以改变我的父亲,拯救父母的婚姻。
 
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感到无比地沉重,也无比心疼我自己。
 
这根本不是我的责任呀!
 
而且它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因为事实证明,
 
我改变不了父亲,我改变不了任何人;
我拯救不了父母,我拯救不了任何人。
 
我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做了这么多无谓牺牲,结果根本就是徒劳!
 
我唯一能改变和拯救的,只有我自己。
 
真正领悟这一点以后,我开始对父母放手,将自我与父母分离开来。
 
 
 ② 放下“拯救者情结”。
 
当然,与父母进行心理分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我们内心对父母有一种天然的内疚感。
 
往往父母越虚弱,分离时子女的内疚感就会越强烈。
 
小时候看到妈妈过得苦,我经常幻想着拯救她,带她脱离苦海。
 
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我学习很用功,工作也很努力。
 
同时我也很焦虑,无法感受到快乐。
 
我以为这样是孝顺。
 
但后来透过心理学视角,我才意识到:
 
这样做,既不尊重父母,也不尊重自己。
 
我妈妈从这么艰难的状况中存活下来,并尽全力把我抚养长大。
 
她是有能力将自己的人生进行下去的。
 
如果我真的爱妈妈,就应该承认自己的渺小,看见她的坚强,
 
并用她赋予我的生命发挥最大效能,去创造更多美好的事物。
 
如此一来,妈妈受的苦才没有白费,我的生命才没有被浪费。
 
真正领悟到这一点以后,我彻底放下了拯救父母的情结,走向自己的人生。
 
事实上,我妈妈在我放手后经历过一段抱怨挣扎,随后也逐渐走向了独立。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当我们深陷父母痛苦的沼泽而不自知时——
 
表面上是我们无法收获幸福;
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能量也是被限制、被破坏的。
 
而当我们能够真正去爱自己,爱生活时——
 
我们的生命会开始流动;
并收获源源不断的能量,幸福和快乐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纵使我们的父母没那么完美,纵使童年没那么幸福,
 
也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
 
与父母进行心理分离,放下拯救者情结,就是转变的开始。 
 
「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在关系中,勇敢面对自己的课题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