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对孩子动手,我还能做什么?

周惠敏 1.1万阅读 10评论

 

当你决定全力以赴,所有力量都会来帮你。

 

「 咨询师问答 」栏目由武志红心理咨询团队推出,会邀请经验丰富、专业深厚的咨询师来分享他们的见解和洞察,解答我们内心的疑惑。

 

如果你对文章有所感触或疑问,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思想,抱团取暖。

 

老师好!

 

家有俩男孩,大宝上小学,二宝刚出生不久。

 

自从大宝上小学以来,丈夫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太过严格。

 

我并不反对管孩子,但他的方式实在是让我无法接受,比如:

 

他给孩子讲过的题目,孩子不会做,他就狂怒;

他骂孩子“很蠢”,只因孩子不会做数学课本上的题目。

 

总之,孩子犯了一些他认为不该犯的错误,会让他大发雷霆,甚至动手。

 

以前,他经常打孩子脑袋,后来,知道打脑袋不好,改成用牙齿咬孩子的胳膊,扇孩子耳光,用拳头锤孩子的手和腿。

 

甚至言语上威胁孩子,“这个题要是做错了,我要你的命”。

 

大宝在这种威胁和身体虐待下经常大哭。

 

 

我看到这样,心里也很痛苦。

 

我担心大宝在丈夫的重压之下,会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想不开;

我也担心二宝上学后还要经历同样的情况。

 

因为这些,在怀二宝期间,我就经常和他争吵,坐月子期间不到半个月,也已经哭了三四次。

 

我感觉和这样的一个人生活在一起,很害怕,怕不知什么时候他又会来脾气。

 

在这段关系中我过得很无助,曾经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教育方式,他会听取我的建议,可一遇事,他还是被情绪所控,弄得家里鸡犬不宁。

 

当然,男方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主动接过辅导学习的担子,让我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

 

他的出发点很多是好意,但方式让人无法接受。

 

有无数次想结束这段婚姻的想法。

 

当然,离婚对孩子并不好,我希望他能改变,但谈何容易。

 

我该怎么办?

 

 

 

武志红心理平台咨询师 周惠敏老师回复:

 

你好!

 

看了你的描述,我感到非常难过和痛心,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了,而是孩子的爸爸在对他动用武力。

 

我想孩子的学习表现只是一个导火线,我还看到一个成年人以此作为自己情绪的宣泄,而且对象是家庭中的弱者。

 

我们不能因为所谓好的出发点,而掩盖了施暴的本质。

 

相应的,如果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家长是很需要去寻找和学习一些管理好自己情绪,以及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和方法的。

 

因为,总是在这样的高压和恐惧下成长,孩子很有可能会发展出严重的精神和心理障碍,到时候学习已不是你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了。

 

哪怕孩子真的撑下去了,长大了,这些经历也可能严重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令他无法在关系里感觉到放心和信任,并有可能认同父亲对待他的方式,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上重复这种粗暴的模式。

 

孩子当然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他们更希望家是一个令人放心的港湾,而不是让人恐惧的牢笼。

 

 

亲爱的,我知道你的状况很难,你也很害怕和无助。

 

相信你的孩子承受来自爸爸的伤害时,很可能也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你,你是家中那个能保护他的人。

 

说到这里,我很好奇的是,当你先生对孩子动手时,你是如何反应的呢?

 

是制止还是不知所措?

 

从你对他喜怒无常时的恐惧反应来看,我猜想是后者。

 

当遇到危险时,我们当下的反应是战斗或者逃跑。

 

如果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奏效,我们就会解离和冻结。

 

所谓的解离,就是:

 

在那一刻,你忘记了自己是谁,你和“自己”分离了,就像是灵魂出窍了一样。

 

而冻结,则是:

 

一种身体无法动弹的状态,好比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在遭遇危险时,会保持“装死”的姿势。

 

 

你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你或者你先生过往的经历,所以我只是做出一个假设:

 

或许曾经你和先生都是家庭中施暴事件的亲历者,当年的你们因太过弱小而无法保护自己,但身体记住了恐惧、无助、羞耻等等复杂的感受。

 

当类似的场景再次激活这些创伤体验,你的先生从一个受害者转换为施暴者,也就是对攻击者的认同,

 

而你用了解离的方式,也就是把自己置身于“灵魂出窍”的状态

 

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于孩提时的我们,那都是当时我们能想到的、比较能够保护自己的方法了,我们要抱抱那时候的自己!

 

只是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需要以一种更意识化的方式,而不是解离或者冻结的方式,去减少和修复创伤对我们关系的影响,并找到自己潜在的力量。

 

这不仅为了保护你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家庭,我想这也是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

 

 

另外,听你的描述,你也曾和先生有过沟通,想要与他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

 

但从结果看来,你先生每次都无暴怒不已,完全被情绪主导,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觉察。

 

他可能一时间很难改变或者在内心深处抗拒改变,但你依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首先,养育孩子需要双方家长的共同参与,无论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做甩手掌柜,只是侧重各有不同。

 

在你的家庭中,虽然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主要由先生来承担,但你们需要共同协商

 

一旦他有情绪快要失控的信号时,如声调的提高,对物品的摔打等,他要马上停下来,离开房间,冷静过后再辅导孩子;

 

如果你在场,你也可以立马提醒和制止他,换成自己来辅导,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

 

如果这些都不能做到,你的先生难以改变,你也分身无暇,那你们可能需要考虑让其他人来辅导孩子的作业,利用自己身边的一些资源,比如朋友和亲人的帮助,先去切断这种粗暴的关系,让你们能平安生活。

 

 

在我的临床工作上,不少来自于离异家庭的来访向我表达:

 

他们并不畏惧父母离异,而更在乎父母是否能好好相处或者能让他们远离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能在平安的环境中成长。

 

哪怕父母离异了,只要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家就在。

 

这个家是内在的家和那个令他们安然成长的基地。

 

无论外在经历怎样的苦难,只要内在的家是温暖、坚固和稳定,就会拥有穿越风暴的力量。

 

我并不是说你们要走到离婚的那一步,只是想你厘清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

 

到底是孩子需要这样的一个“完整”的家,还是你的心理上以及现实中的一些恐惧与担忧让你无法进一步思考和作出更好的抉择。

 

当这些需要能被澄清和理解时,或许我们也明晰我们是被什么困住了,接下来又可以做些什么。

 

祝好!

    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暂无评论